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一如過往推出新一輪3年期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規模維持100億元。
消息表示,政府估計今年通脹率會放緩至3.5%,較過去平均每年至少4厘回報為低,不過有分析認為,市面上保本產品選擇不多,故iBond仍有一定吸引力。
預料年中推出
預算案宣布,政府將發行不多於100億元iBond,跟過去幾期一樣,都是三年到期,每半年派息按最近6個月通脹率計算,希望於6月至7月間推出。
翻查過去4批iBond,計及收取債息及在港交所掛牌報價升幅,平均回報率都在7%以上,當中以第一批已到期的iBond 1接近14%的回報。過去平均每年派息都在4厘或以上,不過政府估算今年通脹放緩至3.5%。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認為,通脹放緩、加息是大勢所趨,今年的iBond不及過往吸引,「第一年應該仲有得賺,但之後第二年、第三年就不敢講」,建議最好是即日沽出。她同時亦批評港府「太懶」,每年都只推出細節相同的iBond,沒有其他方法幫助市民應付通脹。
不過她指出,市面上缺少保本收息產品,諸如人民幣定存雖亦有3.5厘或以上,不過今年有貶值2%至3%的風險;另外美元強勢下,外幣投資亦存有風險。故退休人士、低風險投資者仍會選擇買iBond。
通脹回落 回報或較前遜色
中銀香港(2388)高級經濟研究員戴道華亦稱,在全球多國面臨通縮之下,本港通脹預期降低,會略減少今次iBond的吸引力,但他笑稱「無論如何也比銀行存款利率好」。
信誠聯席董事張智威稱,畢竟已是第5年推出,市民對iBond認識深,「認購開的繼續認購,過去沒有買的亦不會改變態度」,估計認購反應、首日掛牌價格都會與去年相若。去年第4批iBond首日掛牌收報105.15元。他稱,信誠今年亦會推出包括100%孖展等認購優惠。
消息表示,政府估計今年通脹率會放緩至3.5%,較過去平均每年至少4厘回報為低,不過有分析認為,市面上保本產品選擇不多,故iBond仍有一定吸引力。
預料年中推出
預算案宣布,政府將發行不多於100億元iBond,跟過去幾期一樣,都是三年到期,每半年派息按最近6個月通脹率計算,希望於6月至7月間推出。
翻查過去4批iBond,計及收取債息及在港交所掛牌報價升幅,平均回報率都在7%以上,當中以第一批已到期的iBond 1接近14%的回報。過去平均每年派息都在4厘或以上,不過政府估算今年通脹放緩至3.5%。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認為,通脹放緩、加息是大勢所趨,今年的iBond不及過往吸引,「第一年應該仲有得賺,但之後第二年、第三年就不敢講」,建議最好是即日沽出。她同時亦批評港府「太懶」,每年都只推出細節相同的iBond,沒有其他方法幫助市民應付通脹。
不過她指出,市面上缺少保本收息產品,諸如人民幣定存雖亦有3.5厘或以上,不過今年有貶值2%至3%的風險;另外美元強勢下,外幣投資亦存有風險。故退休人士、低風險投資者仍會選擇買iBond。
通脹回落 回報或較前遜色
中銀香港(2388)高級經濟研究員戴道華亦稱,在全球多國面臨通縮之下,本港通脹預期降低,會略減少今次iBond的吸引力,但他笑稱「無論如何也比銀行存款利率好」。
信誠聯席董事張智威稱,畢竟已是第5年推出,市民對iBond認識深,「認購開的繼續認購,過去沒有買的亦不會改變態度」,估計認購反應、首日掛牌價格都會與去年相若。去年第4批iBond首日掛牌收報105.15元。他稱,信誠今年亦會推出包括100%孖展等認購優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