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恭喜發財,身體健康!
農曆新年的市場感覺跟西曆新年時很不一樣。1月時市場似乎充滿危機﹕擔心美國加息,希臘問題,油價狂跌等等。美股像去年一樣,1月也是跌市,兆頭不太好。但3月未到,市場已完全改觀。美國、德國、印度等市場都已創歷史新高,日經休息一年後,受惠於弱日圓,盈利增長加快,破位而上,創17年新高。
我認為台股亦非常值得留意,台積電及鴻海受惠於iPhone 6的熱賣,可帶動加權指數突破1萬點的多年阻力位。距離25年前12,495點的歷史高位尚遠,短期內重返的機會不大。明年初台灣總統大選,蔡英文勝算極高;雖然她是民進黨,但非極端派。在某午餐會議上見過一次面,大家閨秀,學者風範,印象非常良好。在她領導下, 兩岸關係應保平穩,市場反應可能非常正面,到時說不定加權指數可挑戰新高。
蔡英文倘當選總統 兩岸關係應平穩
年初時幾乎所有「專家」(包括香港財爺)都語重心長的說今年市場將非常波動,建議投資者加倍小心。這勸喻絕對有理,永遠不會錯,但意義有如話「阿媽係女人」。
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底,美股上上落落,標普的歷史波幅(市場實際波幅)及引伸波幅(從期權溢價計算出來的未來波幅預期)都確實升了一些。10天歷史波幅從5%升到23%,VIX(引伸波幅指數)亦從12%升到高位的24%。
我在1月時跟主流對着幹,沽了不少不同市場的個股及指數的2月及3月期權,sell put(認沽)為主,亦有一些sell call(認購)。幸從2月開始,市場恐慌情緒回落,VIX已跌到14%,2月售出期權都深價內(deep in the money)。
我提出這件事絕不是為了炫耀,而是要指出投資是不能墨守成規的。不少專業投資者,看似充滿睿智,但經常鄙視沽售期權。這當然包括不少私人銀行客户,他們都喜好投資ELN及Accumulator(諢名I kill you later!),這些投資產品都內含沽售期權。
這些「專家」認為這是個「贏粒糖,輸間廠」的遊戲。骨子裏,在金融海嘯6年後,他們猶有餘悸,非常害怕統計學上的所謂肥尾巴風險(fat tail risk),或更極端的「黑天鵝」現象。這些事情確實無法準確預測,但投資一切都是看時機及價錢,波幅也不例外。如引伸波幅遠高於歷史波幅,代表市場情緒極度恐慌,那麼這可能就是沽出期權及引伸波幅的好時機。
市場波幅總會回歸平靜 易過預測股價
更重要的是「歷史波幅」本身是一個均數回歸(mean reverting)的變數(variable)。意思是市場的波幅不可能不斷增加,總會有回歸平靜的時候。預測波幅的變化,理論上比預測股價(不是mean reverting)容易得多。
A股的期權市場剛開始,可能市場效率低(inefficient),套利(arbitrage)機會亦比較多,值得留意。但小投資者亦應比較小心。
其實期權跟保險業的道理和數學都非常接近,都是運用统計學及或然率來計算某些事情發生的概率,及其正確的保險溢價。
如果說售賣期權是絕不可行的投資法,那麼巴菲特何以成為世界第二巨富?巴郡的主業不正是保險(Geico)?巴菲特更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巴郡年報內公布已沽售了超過370億美元15至20年的長期指數put option,包括標普、歐洲EUROSTOXX、英國富時及日經。藝高人膽大,能不寫個服字?(中環資產持有台積電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 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