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要有成 須突圍而出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23日 06:35
2015年0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春伊始,先祝各位心想事成。做電台節目或投資講座,要吸引別人關注,說話不能沒有態度立場,要敢於說「YES OR NO」。要令別人知道你認同什麼、鄙視何人,才能夠引起別人的興趣,絕不能模稜兩可,敷衍了事。


態度和立場,並沒有嚴格的對錯,僅是個人選擇。很多人做生意時會用「大路」的手法,但市場上早已充斥着各式對手,僅是「複製」其他對手的軌迹,前路未必會一帆風順;當然也可以另闢蹊徑,敢於走別人不敢走的路,亦未嘗不是一個好選擇。作為投資者,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世界上的資源究竟是多或少?


心態決定一切 積極尋機會

作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是會覺得世界上資源充裕、獲利機會俯拾皆是,當然能否圖利就是由你的態度和立場去決定。另一個極端是認為世上資源不足,進而就會令投資者的操作趨向「小家」,覺得掣肘處處。本身的精力就會轉向「守衛」本身的財富,就會出現「排外」、要捍衛「本土」的東西。這其實是本身的心態和立場影響了自己!


積極的心態是不會懼怕別人來「搶貴」東西的,我們也隨時可以到別人那裏去尋找機會。立場決定了你看事物的角度,進而影響你的投資行為,有時資源多少僅是你個人的感覺,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最近我看了一輯照片,感到十分震撼,照片內容是西班牙、俄羅斯和美國各地數以百萬計剛出廠而未打進市場的汽車!說明了供應過分地超前,進而說明了我們現在狂印鈔票但沒有通脹,是因為現今世界的生產太有效率!明知生產過剩仍要繼續生產,是因為如果停頓,連鎖反應將是相關行業也會受到株連,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况,產出是不能停頓,這正是現今世界畸形的地方,是資源太多而消費力卻未能呼應。


品牌夠出眾 才可上位

在產能過剩的世界中,如要取勝,必須在同質化的產品中突圍而出,因此「品牌」的威力是十分重要的。


資源太多,就一定有機會去賺錢;但另一方面,因為供應過剩,就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品牌,否則就會被別人淹沒!製造成本可能因為有效率的供應而大幅降低,但需求的匱乏卻令銷售無人問津。電影行業現在正反其道而行,愈來愈多大製作,人們時間有限,要看戲就會去看「最抵看」(最大製作)的那一齣戲!品牌亦愈來愈重要。


從來我的投資策略都是要買大的品牌,但也需要觀察,因為品牌也有興衰,消費行為也會傾斜,不可掉以輕心。


市况波動大 ETF大行其道

我的投資方向寧取簡單易明,而不熱中於向銀行家、投行去打探消息。我喜歡投資在如交易平台、經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等等。因為現今市况波動甚大,相應行為是出入市場會較以往頻密,這對交易所和經紀行有利。資產管理公司最有利是它們發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我不能參與發行就會去買它們的股票,這其實是很簡單的道理。沒有陰謀詭計,這僅是一個市場的趨勢。


主動型基金的前景可說是會趨向黯淡,因為愈來愈多人會直接投資在ETF——簡單、易明和手續費低都是其優勢,面對洪流,我們如何自處?不能逃避就只能奮戰求存!必須自我完善和利用對手的優勢為己所用,方能殺出一條血路!

散戶不無優勢 敢於修煉個人技術

如你進入投資市場時,就自覺是一名普通散戶,並無優勢,這種態度和立場,就注定了你將來的命運,難以爭取理想的成果。當然過分勇進亦是有害無益,必須要修煉個人的技術,有適度的謙卑去求知、去求真,才能建立優勢。在市場中要敢於孤獨,要勇於反省自己的失誤,才會有進步空間。不要「埋堆」、不要攀附權貴、不要追求別人認同,這樣在投資市場中才可克敵求存!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60分鐘新視野》逢周六早上11﹕00-12﹕00播出 ,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