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正當不少人嘗試透過內地網購零售平台「淘寶」碰碰運氣開展生意時,港人李儼及吳恒輝另闢門路,嘗試在外國的網購平台如eBay及Amazon(亞馬遜),建立電子商貿生意,終經7年苦鬥,發展出逾一億元的生意平台。正當海內外對「淘寶」的假貨問題日益關注之時,李、吳外闖的經歷,或對有意創業及建立電商生意的新手,帶來啟示。
李、吳的創業路,始於1999及2000年的科網時代。李儼曾經於2000年加入一間軟件公司,參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後來公司結束後,轉職大福證券,與現時的合作伙伴吳恒輝會合,後來轉職至瑞銀。吳本身亦曾經在港交所(0388)的結算部門工作過,負責資訊科技的工作,在任職過多間大機構後,感覺到工作沉悶,因此兩人試行兼職設計網頁試銷諾基亞8310手機,一個月銷售10多部手機,更試過在在街頭推車仔運送貨品的滋味。到07年他們開始全職在eBay及亞馬遜發展網購生意,發展起VT Zero試闖海外市場。至今他們曾累積接獲190個地區及國家買家向他們下單購貨的紀錄。
資訊科技出身 贏在起跑線
雖然兩人欠缺創業資本,但是一進入如大海的網購市場,李儼稱:「在互聯網上,可以發現長尾市場,去滿足數個月及整年一次才有的需求。」他們透過eBay開發海外市場,銷售如防蚊拍、吹氣泳池等季節性需求和毛利率都較高的家品,也有供手機維修用的電池、充電設備、屏幕等電子配件,以至遊戲卡等。但隨着2009年開始愈來愈多內地人經網上購物,開始打價格戰,競爭變得劇烈,令到他們需要作出轉變。
因應新的市場形勢,李、吳除了將總部留在香港,其餘營運部門如業務、客戶服務及包裝等都已經北遷至成本相對較低的深圳,改在深圳電子零件集中地華強路及廣州進行採購,並且在英國、澳洲及美國設倉,更靠近目標市場。同時為了解決存貨及資金積壓問題,他們已經採用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進行訂貨前預測,及確保在沒有需求下不下單採購。在物流方面,他們更可將貨品轉交或寄貨至亞馬遜,利用比當地郵政更廉宜的付運設施,加快貨品到客戶的時間。
生意額3年增長4倍
當然相比起內地每年銷售最少超過20億元人民幣生意的行家而言,吳恒輝稱,他們的生意規模無疑較小,每年處理約億元生意,但是現時平均每日接到的訂單已多達2000至3000張,高峰時更達6000張水平。他們的存貨周轉期平均為兩星期,死貨的價值不超過30萬元。現時其B2C(商業對消費者)平台,約有四分之三透過eBay做生意,並且一度打進eBay亞太區十大之列,餘下生意經亞馬遜達成交易,並且已經起步了一年。相比起3年前,他們的生意額已經增長4倍。但是由於起步資本較少,他不諱言,他們會更注重產品的銷售反應,才決定是否訂貨,同時會先收到客戶貨款,才會購貨,藉此強化風險管理。
門檻低 但難突圍而出
在處理日常營運資金方面,有別於國內同行可以取得內地的貿易額度及有較多創業投資基金支持,李儼稱,他們在香港可以運用的融資渠道,不外乎信奉「磚頭文化」的銀行,以及經銀行介紹使用政府的中小企擔保貸款。因此他們如今做到過億元生意,已經感到難得。在李儼和吳恒輝眼中,網購已是大勢所趨,這行業雖然門檻低,人人都很容易創立生意,但他們卻可以在茫茫一大群對手中建立高知名度,取得高毛利率。談到成功因素,李儼不諱言,除了因為本身有資訊科技的職業背景和經驗,也因為較有運氣。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新經濟新天地]
李、吳的創業路,始於1999及2000年的科網時代。李儼曾經於2000年加入一間軟件公司,參與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後來公司結束後,轉職大福證券,與現時的合作伙伴吳恒輝會合,後來轉職至瑞銀。吳本身亦曾經在港交所(0388)的結算部門工作過,負責資訊科技的工作,在任職過多間大機構後,感覺到工作沉悶,因此兩人試行兼職設計網頁試銷諾基亞8310手機,一個月銷售10多部手機,更試過在在街頭推車仔運送貨品的滋味。到07年他們開始全職在eBay及亞馬遜發展網購生意,發展起VT Zero試闖海外市場。至今他們曾累積接獲190個地區及國家買家向他們下單購貨的紀錄。
資訊科技出身 贏在起跑線
雖然兩人欠缺創業資本,但是一進入如大海的網購市場,李儼稱:「在互聯網上,可以發現長尾市場,去滿足數個月及整年一次才有的需求。」他們透過eBay開發海外市場,銷售如防蚊拍、吹氣泳池等季節性需求和毛利率都較高的家品,也有供手機維修用的電池、充電設備、屏幕等電子配件,以至遊戲卡等。但隨着2009年開始愈來愈多內地人經網上購物,開始打價格戰,競爭變得劇烈,令到他們需要作出轉變。
因應新的市場形勢,李、吳除了將總部留在香港,其餘營運部門如業務、客戶服務及包裝等都已經北遷至成本相對較低的深圳,改在深圳電子零件集中地華強路及廣州進行採購,並且在英國、澳洲及美國設倉,更靠近目標市場。同時為了解決存貨及資金積壓問題,他們已經採用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進行訂貨前預測,及確保在沒有需求下不下單採購。在物流方面,他們更可將貨品轉交或寄貨至亞馬遜,利用比當地郵政更廉宜的付運設施,加快貨品到客戶的時間。
生意額3年增長4倍
當然相比起內地每年銷售最少超過20億元人民幣生意的行家而言,吳恒輝稱,他們的生意規模無疑較小,每年處理約億元生意,但是現時平均每日接到的訂單已多達2000至3000張,高峰時更達6000張水平。他們的存貨周轉期平均為兩星期,死貨的價值不超過30萬元。現時其B2C(商業對消費者)平台,約有四分之三透過eBay做生意,並且一度打進eBay亞太區十大之列,餘下生意經亞馬遜達成交易,並且已經起步了一年。相比起3年前,他們的生意額已經增長4倍。但是由於起步資本較少,他不諱言,他們會更注重產品的銷售反應,才決定是否訂貨,同時會先收到客戶貨款,才會購貨,藉此強化風險管理。
門檻低 但難突圍而出
在處理日常營運資金方面,有別於國內同行可以取得內地的貿易額度及有較多創業投資基金支持,李儼稱,他們在香港可以運用的融資渠道,不外乎信奉「磚頭文化」的銀行,以及經銀行介紹使用政府的中小企擔保貸款。因此他們如今做到過億元生意,已經感到難得。在李儼和吳恒輝眼中,網購已是大勢所趨,這行業雖然門檻低,人人都很容易創立生意,但他們卻可以在茫茫一大群對手中建立高知名度,取得高毛利率。談到成功因素,李儼不諱言,除了因為本身有資訊科技的職業背景和經驗,也因為較有運氣。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新經濟新天地]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