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重建考慮多 需兼顧配套負荷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23日 06:35
2015年0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重建舊公共屋邨被視為房委會最棘手問題之一,房委會內部對重建舊屋邨一直有不少分歧。有熟悉政府地政的消息人士透露,部分舊屋邨如柴灣興華(二)邨、南山邨等,地積比率只有約2.2倍左右,可考慮在邨範圍內「見縫插針」興建一至兩幢新樓宇,作為調遷用途以啟動重建。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坦言,重建舊屋邨面臨不少細瑣而複雜議題,除要考慮原區安置外,更要顧及如商場、運輸交匯處等遷移事項,而且又會拖慢公屋輪候冊人士上樓時間,因此除華富邨外,暫時未有重建時間表。


啟動至落成需時約10年

消息人士表示,部分舊屋邨如柴灣興華(二)邨、南山邨、葵盛西邨及梨木樹(二)邨,現時地積比均低於3倍,當中興華(二)邨、南山邨更座落於市區地段,認為本身已有空間啟動重建,如在屋邨範圍內興建一至兩幢「接收屋邨」,分期調遷住戶,以更善用土地資源。


不過,前規劃署長潘國城指出,重建舊屋邨除要考慮重建潛力及原區安置住戶外,亦要考慮社區配套的負荷量問題,「例如重建後學校、老人院等配套是否足夠,原有交通及地鐵,能否增加新增住戶需求,甚至綠化及休憩地帶是否合乎規劃署標準等」,因此難以一概而論。過往不少舊屋邨是依山而建,但沒設升降機設施,不方便長者住戶出入,這些舊屋邨反而會被視為優先重建的考慮因素之一。


黃遠輝表示,根據重建白田邨的經驗,原有住戶除關注原區安置外,亦關心搬遷後會否影響每月租金,以致要顧及如商場、社區配套、運輸交匯處,以致重建工程不影響住戶等因素都要通盤考慮,且一般重建由啟動至落成需時10年,因此除非在原區物色到大型地皮供遷置,否則相信難以啟動重建。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