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智傑﹕刀仔鋸大樹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4日 06:35
2015年02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針對內地水貨客的集體行動,火藥味愈來愈濃。由幾年前的示威、抗議、到火車站跟內地遊人叫罵,到抗議團體組成小隊於車站「民間執法」,到出現有人縱火燒被指是囤積水貨的貨倉、圍堵商舖、衝入屯門商場,繼而跟警方衝突。有行動組織者於網上揚言,明天將於沙田火車站及商場發起抗議內地遊客的行動。針對內地水貨客的集體行動,似乎有轉化為「打游擊」的勢頭。


早前的佔領運動展開了抗爭時代的序幕,讓「公民抗命」的意識抬頭,漸漸取代「和平理性示威」,成為新一代的抗爭手法。如今針對內地遊客的「游擊」,可說是抗爭運動「化整為零」的一個延續。佔領運動有指定的集中地點,有「大台」(明顯的組織指揮象徵——縱然主辦組織者不時否認自己是運動領袖),但涉及的人數及物資龐大,且較為被動(行動目標主要是等待警方清場,即使要「主動出擊」,也往往帶來內內外外的爭議)。


相較起來,反水貨運動則愈來愈有「刀仔鋸大樹」之氣勢:人數未必要太多 (過百人足矣),但容易凝聚「同仇敵愾」的強烈情緒,且毋須太多物資和組織力,因而機動力強,容易流竄於商場、街道以至是公共交通系統中。此外,不同地區反水貨行動的組織及其他相關團體,亦可以隨時互相呼應和支援。假如這些組織聯手於不同地區不定時發起行動,香港警隊恐怕將要面對一場比佔領運動更棘手、更持久的消耗戰。


此外,相較於佔領運動,「刀仔鋸大樹」的反水貨戰術,大大縮窄了對全港市民日常生活的打擊面,但卻同時吸引整個社會的注意力。佔領運動打擾道路系統、直接影響大批市民生活作息,故此到運動後期,民情已希望佔領及早結束。而反水貨行動則把打擊面針對在行動範圍內的個別商店,和剛巧在附近內地遊客,同時以文宣勾起其他市民對水貨活動及內地人的厭惡情緒。這恰巧正是「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少數」的統戰方略。故此,即使衝擊商場的場面讓人不安,但在網上輿論,以至是人際間的耳語,仍不乏有市民認同針對內地人及水貨客的行動。水貨活動「遍地開花」,香港市民於印象上已覺得政府束手無策,從而讓這些民間抗爭行動「加分」。


將來或「香港人打香港人」

不過,反水貨抗爭涉及一個更深層的潛在問題。入境處長陳國基先生前天於記者會表示,有不少港人亦走水貨。此外,那些被圍堵、指罵的藥房、金舖和其他零售店的店員和東主,也許大多都是香港人。反水貨抗爭的集體行動愈來愈有火藥味,看來早晚也會引發這些人民內部矛盾。將來,我們或許會看到以下情景:一邊是靠走水貨幫補家計、手停口停的基層香港人,一些做內地人生意的「小店」或零售商戶;另一邊則是反水貨的「義士」,以及訴說要「還我家園」的香港居民。屆時,我們或要面對「香港人打香港人」的局面。


作者是恒生管理學院

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