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昨日公布1月份貨幣數據,1月新增貸款1.4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市場預期的1.3萬億元,惟廣義貨幣(M2)按年增速跌至10.8%,遠低於市場預測的12.1%,亦是1996年有紀錄以來最低;同時狹義貨幣(M1)按年增長10.6%,為2013年5月以來新高,顯示活期資金流動性較強,且流向股市多於實體經濟。
M2增速跌至10.8% 遜市場預期
包括新增貸款在內,今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少5394億元;新增貸款1.47萬億元,按年多增289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95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1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962億元。
M2增速10.8%,增速較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別低1.4和2.4個百分點;M1增速10.6%,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別大幅增加7.2和9.4個百分點。
新增貸款1.47萬億 超預期
從結構看,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1.7%,按年高20.8個百分點;而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按年增量減少,顯示這類影子銀行相關的融資增速比去年有明顯放緩。
從M1增速向上而M2增速創紀錄新低的情况看,顯示市場流動性較強,資金從銀行定期流出,若與A股的熾熱氣氛相配合,意味著民眾及企業將利息偏低的定期存款轉投股市,對股市利好,這亦部份解釋了A股火爆的資金來源。
與此同時,M2跌也解釋了此前人行降準的原因,失速風險若持續,貨幣政策仍有放鬆必要性。
澳新便認為,M2增速新低反映了部分資本外流,而中長期貸款增量比較多,可能是近期基建項目紛紛上馬有關,尤其是「一帶一路」相關項目。
澳新:反映資本外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指出,M2新低也反映目前實體經濟活躍度下降,內生動力趨弱值得警惕。
不過,他又指出,幸而近1.5萬億元的新增貸款及2.05萬億元的社會融資規模總量不少,或令人行減息的時間點延後;至於委托、信托等表外融資規模按年縮減,說明房地產等行業資金需求動力仍然不強。
M2增速跌至10.8% 遜市場預期
包括新增貸款在內,今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0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少5394億元;新增貸款1.47萬億元,按年多增289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95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1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962億元。
M2增速10.8%,增速較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別低1.4和2.4個百分點;M1增速10.6%,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分別大幅增加7.2和9.4個百分點。
新增貸款1.47萬億 超預期
從結構看,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1.7%,按年高20.8個百分點;而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按年增量減少,顯示這類影子銀行相關的融資增速比去年有明顯放緩。
從M1增速向上而M2增速創紀錄新低的情况看,顯示市場流動性較強,資金從銀行定期流出,若與A股的熾熱氣氛相配合,意味著民眾及企業將利息偏低的定期存款轉投股市,對股市利好,這亦部份解釋了A股火爆的資金來源。
與此同時,M2跌也解釋了此前人行降準的原因,失速風險若持續,貨幣政策仍有放鬆必要性。
澳新便認為,M2增速新低反映了部分資本外流,而中長期貸款增量比較多,可能是近期基建項目紛紛上馬有關,尤其是「一帶一路」相關項目。
澳新:反映資本外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指出,M2新低也反映目前實體經濟活躍度下降,內生動力趨弱值得警惕。
不過,他又指出,幸而近1.5萬億元的新增貸款及2.05萬億元的社會融資規模總量不少,或令人行減息的時間點延後;至於委托、信托等表外融資規模按年縮減,說明房地產等行業資金需求動力仍然不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