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文端﹕張曉明新春酒會致辭傳達了哪些信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3日 06:35
2015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張曉明主任在中聯辦2015年新春酒會上的致辭,是「佔中」結束之後,中央駐港最高官員首次發表的重要講話,不僅對「佔中」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反思,而且表達了中央對香港最新時局包括備受關注的特首普選討論問題的看法,值得重視。張曉明的致辭到底傳達了哪些重要信息?本人認為,至少有6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挺梁」;二是反「港獨」;三是強調法治;四是關注青少年問題;五是反對與內地隔離的所謂「本土主義」,與內地加強交流合作;六是既堅守底線,更對落實普選抱有良好期待。其中,張曉明以中央駐港機構最高代表的身分表達反「港獨」嚴正態度,尤其值得關注。


中央表達反「港獨」嚴正態度

「倒梁」與「挺梁」,從「佔中」爆發開始,就是一個焦點議題。中央一直堅持「挺梁」的態度,特別對梁振英領導特區政府及警隊妥善應對,依法和平結束「佔中」,給予高度肯定。張曉明用「典範」來形容對「佔中」的處置結果,並用「堪當重任」來評價梁振英的表現,其寓意可以說意味深長,值得品味。


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對港大學生會《學苑》鼓吹「港獨」,在香港社會引發廣泛爭議。那麼,中央對這件事的態度如何?同樣備受關注。張曉明對「港獨」言論作出表態,表明中央不能容許有人在中國的特區肆意鼓吹「港獨」。這顯然是對梁振英批評「港獨」的呼應和支持。其實,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方面態度,不僅堅定不移,而且旗幟鮮明,毫不含糊。記得,前台灣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1999年在香港電台宣揚「兩國論」和2000年台灣「副總統」當選人呂秀蓮在有線電視大肆宣揚「台獨」,中央都及時表明態度,作出批評。張曉明公開表明不容許鼓吹「港獨」,充分顯示中央對國家統一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嚴正立場。這是一條不可踰越的紅線。這也預示,中央堅決反「港獨」行動陸續有來。


中央將更多關注香港青少年問題

「佔中」的教訓之一,就是法治有時可能會變得很脆弱,要小心呵護法治。張曉明特別提到,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沒有「任性」的特權。這裏既講依法治國也講依法治港,其具體所指包括,不僅要防止非法「佔中」重演,而且要嚴厲追究「佔中」始作俑者的法律責任,重振法治的公正性和剛性權威。


青年學生成為非法「佔中」的主力,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面對許多學生參與違法「佔中」,站在特區政府和國家的對立面,張曉明提出應當給予青少年更多的關愛,顯示中央將在香港青少年學生的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方面做更多的事。


人大決定的方案不是權宜之計

張曉明講香港加強與內地合作交流,決不是套話,而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除了針對講話中提到的香港被「邊緣化」、「內地化」的擔憂之外,實際上還包括極少數人所鼓吹的「與內地隔離」的所謂「本土主義」。「本土主義」也是一種極端思潮,與「港獨」有一種天然的「孿生聯繫」,必須警惕。


張曉明在致辭中,特別表達了對落實特首普選的期待,顯示中央非常希望普選如期實現。泛民的一些人提出了「交換」條件,最有代表性的兩個:一是特區政府需承諾2022年的特首普選辦法可不受人大決定的約束作出修改;二是中央承諾2020年取消功能組別。這兩個要求實際上都牴觸了中央的底線。張曉明的致辭實際上對此作出了回答:中央關於按照《基本法》規定和人大決定落實普選的立場堅定不移、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的原則堅定不移。這兩個「堅定不移」也是清楚告訴泛民中人,任何企圖突破普選底線的要求,都是不可行的。張曉明之前已明確講過,人大決定不是一個權宜之計。泛民人士須放棄企圖突破人大決定的幻想,真正回到人大決定的軌道上來,理性務實商討落實普選。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