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未開業 先「聊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3日 06:35
2015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親親我」前首席執行官鄭子楓強調,廠商轉型推行電子商貿,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幾近全民總動員,不可以急功近利。


他回憶說,當年該公司還未開始在網上開店,就先組建了一個約20人的「博客營運小組」,進行「社會化營銷」活動。這批員工來自不同部門,包括:市場推廣、文員、工廠工人,甚至保安;既有母親,也有單親爸爸。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育嬰和親子話題有興趣,以及有自發學習心態。


於是,該公司就提供電腦,讓她們每天在公餘時間在大型入門網站寫網誌(Blog),或者在一些親子論壇上當版主,環繞育嬰經驗來談,用軟性的方式和其他母親互動。這樣齋聊天,而不銷售產品,就足足聊了9個月!之後,該公司的網店才開張。而小組的部分成員後來也成為其網店的客戶服務團隊。


軟性互動 先不講錢

鄭子楓解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產品是否合符用戶的需求,以及從中發掘一些新思路來進行研發。以往要獲取這些意見,需要請市場研究公司進行深入調查,成本相當高。但現在透過互聯網,就可以很方便的收集用戶的意見和體驗。


「例如,可以在網店、論壇或網誌上招募用戶,進行免費試用活動。用戶試用完產品之後,若不想交回,可以用特價將之買下。這就是其中一種相當有效的宣傳活動。」


掌舵人需有決心

鄭子楓認為,廠商要成功轉型推行電子商貿,掌舵人本身就要先洗一下腦,理解一下什麼是電子商貿。例如,可以參加一些由阿里巴巴或第三方開設的課程。除了杭州之外,深圳、東莞都有這類課程。亦可以參加一些商會活動或講座,聽聽成功網商分享其經驗。


此外,阿里巴巴在內地出版的月刊《天下網商》和《賣家》,亦相當有參考價值。前者的內容較注重在網上建立品牌,後者則較注重網店的實際操作。


若掌舵人真的沒有時間,就惟有找信得過的人來充分授權。例如,很多廠商的第二代已經在公司內逐步接班,廠商大可將電子商貿業務交給他們負責,而盡可能不作干預。


雖然內地的電子商貿人才仍然搶手,但鄭子楓認為,已經比以前多了很多,比以前容易招聘。例如,在內地的招聘網站或「同城網」(58.com)刊登廣告(後者乃免費),亦可能會收到應徵信。


「阿里巴巴」曾經舉辦過十屆「阿里巴巴全球十佳網商」比賽。以鄭子楓所知,那100間獲獎公司當中,就只有親親我一間是港資公司!因此,他懷疑,港商對於電子商貿的理解,已經普遍落後於內地企業。最近,阿里巴巴宣佈在香港舉辦「第一屆香港傑出網商大賽」,鄭子楓就鼓勵港商積極參與,透過觀摩和交流而取得進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