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人治和法治的較量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3日 06:35
2015年02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遴選陳文敏為副校長遭干預,情况比2000年港大民意調查風波更嚴重。這次不單是有多方消息透露有政府相關人士向港大校務委員會成員施壓,更牽涉親政府陣營有部署地製造政治批鬥。左報不但於教資會「研究評審工作2014」報告發表前優先取得報告,羅織無理批評,教資會事後亦不解釋報告泄漏原因。種種迹象已見,這次完全是破壞制度、人治取代院校自主的事件,倘若政府干預的指控屬實,將再次見證以往建立不易的制度,在梁振英治下香港是如何遭一再踐踏。


特首辦雖然在昨天很快便對報章指控深表遺憾,但指控並非全無道理。左報自1月26日起連日刊登批評港大法律學院的文章,親政府陣營的所為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正值物色委員會推薦陳文敏晉升副校長期間,仍未公布結果的敏感時間,梁振英卻宴請港大校務委員,他大可選擇避嫌,何來資格遺憾輿論的質疑?


路祥安、港大前校長鄭耀宗當年也沒有承認干預鍾庭耀做民調。只不過調查小組蒐集多方證供後,根據多次會面,舉證他們的傳達的信息是壓抑鍾庭耀的學術自由。因此如有必要,港大應考慮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同相關人士應不妨坦誠作供,還各方真相。而不是像左報般,拿不出實據指控陳文敏,便曲解教資會報告質疑港大法學院學術地位,政治先於事實。


這場發生在港大法學院的政治風波,是一場人治和法治的較量,即使本地左派元老程介明亦批評親政府陣營此舉是奇怪的政治推理。大學有一貫遴選管治層的制度,是院校自主的體現,有賴各方維護、尊重,若為一己政治目的將這些統統摧毁,對香港的損害極為深遠。


作者是南區區議員、民主黨中常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