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遵義﹕內地2030年前仍可「保7」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10日 06:35
2015年0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近半年的數據並不亮麗,連中央近期亦頻頻出招救市。不過有學者仍對中國未來15年的經濟增長感到樂觀,中大前校長劉遵義在中大的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發表報告,預測至2030年,中國GDP仍可保持每年7%的增長率,並預計30年後中國的實際GDP可超越美國。


30年後實際GDP超美

劉遵義在報告中指出,未來15年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向好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個人消費仍維持強勢增長。報告稱過去幾年的全國實際零售總額增幅維持在10%以上,增長是實際GDP的1.5倍,反映出個人消費將繼續對GDP的增加作出顯著貢獻。對於2012年底中央開始推行的反貪政策,他認為儘管短期內令奢侈品消費以及娛樂行業的收入受到衝擊,但長期來看會為中國經濟帶來實惠。至於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在過去數月放緩,他認為這可以幫助緩解目前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困境,而且目前對固定資產投資要求更低的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逐步增加,中國對此類投資的依賴會逐步降低。


個人消費 未來增長引擎

此外,報告特別提及中國仍擁有充足的勞動力,以支持經濟增長的步伐。劉遵義表示目前有觀點懷疑一孩政策以及人口老齡化,已令中國的勞動人口逐年下降,但他強調目前一孩政策已逐步被修正,會令青壯年人口增幅重新加大。此外,他認為中國可以通過延後退休年齡,令勞動力的法定工作年限加長,延緩勞動力減少的趨勢。


報告亦認為中國人喜愛儲蓄的傳統觀念,有助於中國較快地從勞動力密集型轉為資本密集型經濟體,並為加快在科研和人力資本方面的投資積累資金。


劉遵義表示,如果目前中國經濟的上述特點仍能繼續維持至2030年,中國經濟的年複合增長預計可在7%左右,而同期美國經濟估計增長率為3.5%。他預計2030年中國的實際人均GDP會超過2.1萬美元,但仍遠低於美國的8.4萬美元。他認為中國實際GDP總額要超過美國,從現在開始還需要30年,而人均GDP超過美國預計要到2060年。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