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未發明電腦或手機之前,人都是靠書信跟遠方通信,昔日無數名人的親筆信箋手稿,今天都變成收藏家的珍寶,部分尤其價值連城。從佳士得於2007年以天價430多萬港元拍出的拿破崙情信,以及早前在香港舉行的「毛澤東1930年代書法詩詞真跡展」,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書信手稿收藏的價值。
名人書信及真迹書法詩詞等,是拍賣行熱門拍品,不過也有高低潮。1990年代至21世紀初,這類拍品一直處於平淡期,很多收藏家都抱觀望態度。布約翰郵票拍賣有限公司總裁鄭奕翀解釋,「因為單靠字迹很難查證真偽,除非持有者是書信其中一方,又或者獲得有關文化局或博物館認證。所以到知名拍賣行去認購比較有保證,因為必定會查證來源」。他又指出,玩名人書信的外地收藏家不多,內地收藏此類拍品較熱烈。
拿破崙情書值逾430萬
近年名人真迹一直受炒作,皆因內地市場渴求大增。鄭說﹕「上一次炒起名人書信熱潮,是英國佳士得於2007年6月拍出的拿破崙情信,是他寫給第一任太太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的,內容頗為甜蜜:我給妳三個吻,一個吻在妳心上,一個吻在妳嘴上,一個吻在妳眼上。可能內容特別,最後竟以天價430多萬港元成交。當年大陸收藏家有見及此,爭相收購及拍賣拿破崙的書信,中國及世界各地的拍賣行因此也一窩蜂推出很多拿破崙書信。因為太氾濫,結果拖低市價,拿破崙的書信至今徘徊在一萬至五萬港元之間,沒有再升過。」
毛澤東書信真迹有價
昨日剛完畢的「毛澤東1930年代書法詩詞真跡展」,展出包括兩封毛澤東(字潤芝)親筆寫給弟弟毛澤覃(字潤菊)的信件,信封連內頁,其中一封長達六頁,共667字。
中華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收藏家付春曉表示﹕「兩封都是1930年代的書信。1930至1937年間,是共產黨長征與西安事變發生之年期,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也有參與,並於1935年江西省瑞金紅林山區被國民革命軍包圍後身亡。所以,他兄弟倆的書信傳世不多,加上經歷長征與西安事變、1937年日軍侵華,信件六頁連信封,很難得可留到今天;更由當年政治部審查及蓋印,證明是真迹,要計算價值非常困難。」
之前毛澤東親筆致傅宜生(傅作義)、薄一波的一封手遞公函封,曾於中國嘉德2013秋季拍賣會中,以6,555,000人民幣成交。「那封是毛澤東首個出現在拍賣場的公函封,但只有封沒有內頁,公函封上只有共12字。如果以逐隻字計,這封有667字的長信,估計約值3.6億人民幣(約4.4億港元)。但這批書信非常珍貴,暫不會作任何拍賣。」
除此之外,同場亦展出毛澤東親筆「毛體」書法的《紅軍第四軍司令部政治部佈告》、《蝶戀花.向板倉》、紅軍到解放軍歷程重要郵票等等,也是能代表一個時代或一段歷史,值得收藏家留意,不要只看其價值高低。
「毛體書法」線條奔放
毛澤東創作過多篇舊體詩詞作品,《西江月.井岡山》和《七律.長征》最早隨着《西行漫記》的出版而開始廣泛傳播,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發表的《沁園春.雪》,更引起全國文化界矚目。毛澤東詩詞還被譯成英、法、俄、德、日、印度等多種語言發表。
毛澤東亦酷愛書法,他的書法稱為「毛體」,以線條奔放、動感強烈為特徵。改革開放後由於大規模個人崇拜活動停止,使用毛體字的部門和單位日漸減少。
◆拿破崙書信1萬有交易
(圖)天價成交
(圖)熱潮過後
◆「紅色收藏品」有價無市
「毛澤東1930年代書法詩詞真跡展」中亦展出中國赤色時期(收藏家又稱之為「紅色收藏品」)、蘇維埃時期、抗日時期等所發行的郵票、郵品及郵政文件、用品,是中國近代史的活教材。
2010年底,一本1944年《毛選》以21.28萬元成交,引起收藏家對此類「紅色收藏品」升值潛力的討論。不過在2013年9月北京中國嘉德拍賣會中,「紅色收藏品」全未能拍出,包括一本估價350萬人民幣的藍面精裝《毛澤東選集》,以及習近平父親習仲勛有關的中共革命文獻,同樣宣告流拍,似乎「紅色收藏品」已經退燒,暫時有價無市。
查詢:www.christies.com/presscenter/pdf/06042007/141834.pdf
文:簡一鋒
圖:陳淑安、拍賣行提供
編輯/譚詠欣
美術/Money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