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比利時科學家對堪稱「人類公敵」的蟑螂展開研究,發現蟑螂原來各有個性,有的較喜歡躲躲藏藏,有的在毫無掩護下仍敢大搖大擺地到處橫行。科學家相信,蟑螂的個性會影響其續存機會。
愛躲藏到處橫行性格迥異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西特亞(Isaac Planas Sitja)與團隊研究蟑螂的行為特性。他們設置一個照明良好的空間,並裝上數個由膠碟製造的陰暗庇護所,然後將蟑螂放進空間中,觀察其反應。
專家發現,蟑螂雖是群居動物,但似乎各有個性,活動方式並不一致。有的蟑螂較為害羞膽小,會盡量隱藏行蹤,並會盡快尋找安全的棲身之所,較少探索周邊環境;有的蟑螂則較富有冒險精神,熱中探索四周,很少躲藏起來。如果一次過將16隻蟑螂放進空間中,牠們雖然會對何時走到哪個庇護所有共識,但牠們集體行為模式顯然受團體中蟑螂的個性影響:若團體中膽小的蟑螂較多,牠們便會較早躲起來,反之亦然。
避免因捕獵而滅絕
專家指出,蟑螂的個性差異相信有助族群續存,在增加發現新食物來源的同時,亦避免冒上因捕獵而滅絕的風險。在發生災難時,習性差異亦能確保最少有一定同類能生存下去。研究報告刊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
愛躲藏到處橫行性格迥異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西特亞(Isaac Planas Sitja)與團隊研究蟑螂的行為特性。他們設置一個照明良好的空間,並裝上數個由膠碟製造的陰暗庇護所,然後將蟑螂放進空間中,觀察其反應。
專家發現,蟑螂雖是群居動物,但似乎各有個性,活動方式並不一致。有的蟑螂較為害羞膽小,會盡量隱藏行蹤,並會盡快尋找安全的棲身之所,較少探索周邊環境;有的蟑螂則較富有冒險精神,熱中探索四周,很少躲藏起來。如果一次過將16隻蟑螂放進空間中,牠們雖然會對何時走到哪個庇護所有共識,但牠們集體行為模式顯然受團體中蟑螂的個性影響:若團體中膽小的蟑螂較多,牠們便會較早躲起來,反之亦然。
避免因捕獵而滅絕
專家指出,蟑螂的個性差異相信有助族群續存,在增加發現新食物來源的同時,亦避免冒上因捕獵而滅絕的風險。在發生災難時,習性差異亦能確保最少有一定同類能生存下去。研究報告刊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