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H&M工作室曝光 「不是fast fashion,是fashion」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5日 06:35
2015年0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時裝從來就是一門作業,由設計到製作都是步驟接步驟,在H&M而言,為求要維持不斷更新貨品的速度,這些步驟就只能加速進行,基本過程和其他品牌大同小異,結果卻成了坊間所言fast fashion的鼻祖。


年半前籌備下季產品

「我不太贊同H&M是一個fast fashion icon,我會說它是一個fashion company。」H&M New Development設計總監Ann-Sofie Johansson強調品牌的定位,並非坊間所言。而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品牌總部,每個季度的產品早在年半前已開始籌備。工作室的分工極為細緻,從資料蒐集、顏色選擇、布料、到樣板製造,都自成一個部門。基本上,設計師根據研究資料預測來年的trend後,就挑選適合的布料及色調,若然在色板上沒有心儀的選擇,就可以和該部門的同事研究,甚至由零開始創作出嶄新的顏色。到設計剪樣完成後交到打板的部門,這裏會根據設計師的設計,做出最近似的樣本,如打板師發現製作上有問題,就會與設計師討論研究改善。在合共近250名設計師的工作下,品牌才能長期保持一定的款式數量和產品的新鮮感。


成就時裝普及性

從前要選購一件牛仔外套,你可能要走到知名的denim品牌才能找到,或是多花點時間,到小店一戶戶的尋覓。如今,H&M顯然就是一個大型的時裝百寶袋,基本上要什麼有什麼,價格比知名品牌還要便宜,設計總監Ann-Sofie Johansson坦言有些人會追求新的設計,有些人跟着潮流走,但最終都是希望予人fashionable的感覺,她說:「時裝就是要easy to wear,享受mix and match的過程。 」


這樣就成就了時裝的普及性,人們購買時裝的範圍寬闊了,容易找到代替的產品,不用再限制只能在A品牌買西裝,B品牌買長裙,H&M一下子滿足了不少人的需求,卻同時降低了人們的要求。人終究都是很現實,同一件相去不遠的衣服,在價格的對比下,自然會挑選較為廉價的,特別是一些basic item,如白襯衫、黑色長褲等,而對大品牌的追求就會選擇性購買。而high fashion和fast fashion互相拼合,衍生出更多元化的mix and match風格,對大品牌而言,這等改變是好是壞還待日後分曉。


編輯﹕方曉盈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