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平衡風險 薦高收益亞債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4日 21:35
2015年02月04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美國何時加息,暫時市場意見頗分歧,有部分預期今年年中開始加息,有部分分析員則認為美國要等到下年。無論是何時加息,作為投資者都擔心,若手持債券或債券基金,是否應該「換馬」,將資金轉至股票等其他資產類別?摩根資產管理亞洲定息部主管及董事總經理張冠邦(Stephen Chang)認為,債券可平衡投資組合風險,而且油價下挫有利亞洲的出口國,現時亞洲高收益債券回報領先其他地區,違約風險亦較低。不過,投資期選擇則較減息時期短,因為短債對息口敏感度較低。


張冠邦看好印度,新政府較為強勢及推出較多改革,現時基本因素向好,故該區域投資前景較為看好。由於印度及印尼通脹水平均見回落,故債券價格仍有上升空間。惟購買高收益債券的一個重要憂慮,便是企業違約風險。張冠邦預計,今年亞洲總體債券違約率均屬較低,而油價下跌令一些原材料公司在營運上或貸款上較為困難,基金選擇債券時也會避開該類別。


美匯強勢 美元計價更保險

現時市場觀望美國加息步伐,但共識是美元在中期仍會維持強勢。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對有意投資於新興市場債券的投資者來說,以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基金可能會較具吸引力。美元走強無疑會增加有美元計價債務的新興國家的債務負擔。不過,大部分新興國家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亞洲央行紛紛改善其財政與貨幣政策,財政儲備也大幅改善,當時債台高築情况相信各國政府吸取教訓後,現時也有了防備。


另一方面,新興市場債券亦愈來愈容易受到環球投資氣氛影響,在2013年新興市場也有發生貨幣危機,不少貨幣貶值,主要是擔心美國退市會令資金流出亞洲,因有些亞洲債券基金會以美元或港元計價,但也有一些基金是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基金,投資者投資以當地貨幣作結算,多數是看好當地貨幣,若萬一新興國家貨幣兌美元貶值,則可能拖累投資組合的表現。若暫時看好美元前景,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較為合適。


亞洲企業好景 息率回報佳

展望未來,票息或會是固定收益資產的主要回報來源。美國國庫券孳息率上升可能不利於債券回報,尤其是對存續期(Duration)長的債券而言。張冠邦在投資策略上也有微調,「因應這個情况,我們會較彈性地將存續期適當縮短,但始終現時是預計美國今年年中起才會緩慢加息,息口突然大幅上衝的機會不大。」近年亞洲企業基本因素、信貸息差收窄及票息支付的情况均有所好轉,固定收益工具近年錄得相當可觀的回報。


現時亞洲地區流動性充裕的環境及穩健的經濟狀况應有助避免信貸息差迅速擴大。張冠邦表示要駕馭較為複雜的固定收益市場,積極及靈活的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投資者尤其要致力在孳息率、存續期及信貸風險,以及匯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當考慮到回報的潛在來源,投資者應著重債券市場中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高收益企業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


點心債不宜當「主菜」

近一年,點心債又增加市場討論亞債的熱烈程度。張冠邦分析,大家追逐中國點心債,主要是因為看好這些以人民幣計價債券,未來升值潛力。另考慮點心債的流動性,張冠邦說,點心債還是當「點心」就好,主菜還是以亞債為主比較實際。亞洲區中國數據有所改善,中國數據好對貿易出口國家受惠,他表示,在2013年亞洲外匯儲備有所流失,但上年開始己有改善,這令投資者信心恢復,而美歐息口低企下,歐洲繼續量寬,資金尋找出路,亞洲息口吸引,外國資金也會流入亞洲。在亞洲經濟看高一線,故看好一些高收益債。


龍彩霞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