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問專家﹕家裏增添新成員 讓孩子分擔責任(2-8歲)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3日 06:35
2015年0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我的女兒今年剛升小一,我剛得知最近懷上第二胎。女兒知道後顯得悶悶不樂,擔心我和爸爸不再理她。有次我因為要去產前檢查不能和她參加學校旅行,她更大發脾氣,又哭又鬧。回家後,我更發現她將我們準備送給新生嬰兒的玩具弄破了,更曾說過「如果BB不在就好了」這些說話。我擔心嬰兒出世後,女兒的情况會變本加厲。請問我應該如何是好?


答﹕家庭多添一個新成員本是件喜事,但家長要小心處理子女的情緒。孩子本來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但突然弟妹出現,「分薄」了對自己的寵愛,孩子有情緒是自然的事。父母要理解孩子,並給予一個過渡期讓孩子適應。


給孩子過渡期適應

家長首要讓孩子跟尚未出生的弟妹建立感情。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嬰兒在母胎中的超聲波照片,讓他們看着弟妹漸漸長大,感受到弟妹跟自己在一起成長。其次,父母可讓孩子在迎接弟妹上擔當一定的「角色」,這樣會較容易令孩子接受自己快要成為人家哥哥或姊姊的事實。例如可以和他們一起佈置嬰兒房、一起購買嬰兒用品,令他們不會感到自己是局外人。另外,父母亦可讓他們學習分擔照顧弟妹的責任,例如學習幫手從旁協助餵奶、清潔嬰兒用品等。


分配時間跟兄姊獨處

嬰兒出生後,家長可鼓勵哥哥姊姊多跟剛出生的弟妹玩耍,建立感情,以及參與照顧弟妹,這樣孩子便不會感到遭受父母忽略。如果孩子已到了初小階段,父母可鼓勵孩子學習自理,例如自己執書包、自己進餐等,這樣可以減輕自己工作量外,亦是讓孩子學習適應長大的好方法。不過父母切記要正面肯定他們的努力,而不是讓他們誤會學懂自理,父母就不用再理會自己。


在嬰兒出生後,父母的注意力難免會多放在嬰兒身上。但父母要注意分配時間,要預留足夠的親子時間跟兄姊獨處,例如在嬰兒入睡後跟兄姊講故事,以免讓他們有錯覺認為弟妹搶走了父母。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happypama@mingpao.com,或傳真至2898 2537

資料提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ario教育服務服務主任(註冊社工)廖李耀群

文﹕梁淑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