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彥晨﹕柯「兩國一制」論透露認同與不認同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3日 06:35
2015年0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最近接受美國著名的《外交政策》雜誌訪問,拋出的最新說法「兩國一制」,再度引爆熱烈討論。如同過去諸多發言,柯市長再次用淺白而符合台灣多數人認知的標題詞彙,回應了採訪者的提問,然而,這除了透露出柯文哲內心的認同與不認同之外,對眼前他主導的台北市層級的兩岸交流,乃至他所能影響的未來走勢,均無助益。


揭認同殖民國日本 不認同中國

柯文哲說,「我們必須使大陸相信,自由、民主的台灣,比統一更符合大陸的利益。」他還說,他比多數共產黨員更了解共產黨,他讀過許多中共黨史的書,「共產黨不是對手,而是客戶」。他又說,以台、港、星、陸4個中文地區而言,「被殖民的時間愈長就愈先進」。


柯文哲的發言令筆者很快聯想到最近讀過的一本書──《大路:高速中國裏的低速人生》;由大陸紀錄片工作者張贊波所著的紀實文學,深刻描繪了快速崛起的中國大陸,在政經軍實力爆增的同時,一幅低層弱勢者的實際生活和工作樣貌。文字生動地指明了中國的複雜,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社會。


官場上的假大空,經濟上一條高速公路建設背後的龐大資源耗擲與衍生利益,社會層面則是具體表露出一顆顆如浮游生物般微不足道的「人」,如同牲口奴隸般的討口飯吃。如果將這樣的場景套到19世紀由中國到美國的華工處境,依稀發覺,除地域背景不同,兩者在底層掙扎的苦痛與絕望,並無二致。


柯文哲所言至少有一件事是對的,他認為不管台灣人喜歡不喜歡,大陸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正因如此,柯文哲在受訪後,被台媒所下的標題也就格外危險:讓人認定柯的主張已經不為北京所接受,同時,也暴露出柯文哲心中對於認同和不認同的思維。


柯文哲認同的是,曾經殖民台灣並且對台灣「現代化」有助益的殖民國日本,不認同的是,當前與台灣社會政治制度相斥,未來改變遙遙無期的中國;那麼,他就很難對於在中國大陸社會底層修築高速公路,被剝削、被壓榨,又因無知和無能,完全無力對抗體制,以致於終被國家機器和政經結構吞噬的農民工,產生誠懇的認同。畢竟,那離他太遠,也不在他認同和關心之列。


須走出柯P角色 免浪費影響力

或許我們不該對柯文哲寄望過高,期待他以一位政治素人,忽而登上政壇高峰,即能懷抱高闊理想,心繫弱勢,放眼「祖國」;但是《外交政策》跨國訪問他,這也就顯示他不僅是台灣的地方首長而已,其政治能量已某種程度足以代表台灣的主流民意。有很多台灣人認同柯文哲,但他必須更快從柯P(醫學教授)角色走出來;輕易淺薄地認同殖民,粗率地拋出不能為「客戶」接受的主張,透露出對大陸複雜生態的陌生,徒然浪費了影響力,真的很可惜!


柯文哲的認同與不認同在台灣社會並非罕見,但這對於與頑強的「客戶」互動,徒增困擾;他的這些觀點,除了在島內行銷之外,跨不出台灣海峽。要讓對岸即使是修高速公路的農民工知道,日子可以像「人」這樣過,台北市長要有這樣的志氣和擔當,貿然將此責任推開,其器小哉!


作者簡介﹕台灣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