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加息未必利淡美股長青網文章

2015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2月03日 06:35
2015年0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數星期,我一直在本欄投訴全球政府都在干預外匯、債、股、石油等市場的正常運作。尤其在中國,連在微觀層面,很多企業都受到政策的嚴重影響。佳兆業(1638)事件是最佳例子。上周傳得熱哄哄的融創中國(1918)當白武士,買下大股東郭氏家族49.3%股權,竟暫踏空,變為撿便宜,用23.7億元人民幣買下上海4個項目。我也希望有下文,會有人出手拯救上市公司,但深圳市政府(以至中央)可能要多給力協調。


銷售稅影響 甚於假貨

阿里一事有一點茶杯裏風波的味道。工商局指控阿里容許假貨網上買賣,但馬上承認白皮書報告沒法律約束力,那麼目的何在呢?就是挫馬雲的銳氣?阿里不單大呼冤枉,反告工商局報告偏頗失實,更宣布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馬雲身家暴漲100億美元,重奪亞洲首富寶座!民企夠膽做出這樣反應,絕不簡單,但是否聰明,還不敢說。假貨問題早已存在,但上市後情况確有改善。就算美國股東訴訟,最多賠點錢,應不嚴重。反而我比較擔心執行銷售稅的影響。淘寶扮作C2C模式,暫不追究,但天貓明顯是B2C,據說只有少數商户會給發票(京東及唯品會都有發票),比較說不過去。阿里股價在90美元下開始有點吸引力,但仍可耐心等待機會。


民生銀行(1988)原行長毛曉峰,前途本無限,但受到政治及貪腐案牽連,周末辭職。民行當然澄清此為個人事件,跟銀行無關。民行不是佳兆業,我亦相信民行長線沒問題,短期股價必受一點壓力。總括來說,中央對付貪腐絕不手軟,目標範圍已從官員延至商界,尤其是地產及銀行界。


今年全球宏觀大勢基本已定。一邊是全球經濟增長減慢(中國帶頭),導致石油(雖周五反彈8%)、銅、可可等大宗商品大幅下跌,把全球逼向通縮邊緣。各國政府及央行爭相出招——歐洲及日本央行量寬;加拿大、丹麥、瑞士、澳洲、中國、印度等都在減息,有的已是負利率,但還在拼命的減!新加坡則直接把貨幣貶值。去年德國30年國債回報達40%!扣除歐元12%貶值,仍然出色。我相信今年某些正在加速減息的國家國債,可能繼續升值,提供不錯的回報。


美不帶頭加息 世界經濟堪虞

另一邊的當然是相對健康的美國(雖然第4季GDP回落到2.8%)及英國。上周聯儲局提高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評級為平穩(Solid),就業更評為強勁(Strong),仍表示有信心通脹會逐漸回升到2%的目標。唯一的鴿派妥協是答應把全球經濟包括在考慮中。


如無意外,美國會在年中或下半年開始溫和加息。對市場反應的預測有分歧:有人認為帶來災難性崩潰;亦有人認為回歸正道,更正過去多年的政策扭曲。我也贊成若連美國都不能把利率帶離零息口年代,那麼世界經濟前景更堪虞。根據過去20年三次加息周期的經驗,美股在開始加息前後表現不錯,不用太害怕。


(中環資產持有阿里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