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梁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主張「香港民族,命運自決」,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隨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秋北建議,在《基本法》第23條未完成立法之前,先將《國家安全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引起激烈爭議。雖然社會上對引入國安法不贊成者居多,但提出這個建議所帶出的信息值得重視。香港未能完成維護國家安全的23條立法,已成為中央不放心放開普選的重要原因,現在有人又提出比寬鬆的本地立法嚴厲得多的引入國安法的建議。港人是時候想一想:23條立法久拖不決,對香港到底是禍還是福?事實上,有人在香港肆無忌憚鼓吹「港獨」,並與「佔中」綑綁,變成行動,已經觸動了中央的敏感神經。「一國兩制」雖然有很大的包容度,但「港獨」已經踩了「一國兩制」的紅線。在中央眼裏,這怎麼可能是小事?
中央:鼓吹「港獨」無關言論自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顧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方面態度,有利於了解時下「港獨」問題的嚴重性。
記得1999年7月,前台灣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在香港電台的《香港家書》節目中,宣揚當時台灣「總統」李登輝「兩國論」。香港電台是香港特區官方電台。儘管當時的廣播處長張敏儀以「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為港台辯護,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錢其琛隨後在北京明確表示,在香港不應該出現公開支持「兩國論」的言論,而在香港宣揚「兩國論」違反中央規範港台關係的「錢七條」。特區政府其後發表聲明,指鄭安國在港台發表「兩國論」的言論有違「一個中國」原則。
還有一件事在香港也是轟動一時。那是2000年的3月29日至4月2日,有線電視連續4天專訪台灣「副總統」當選人呂秀蓮,大肆宣揚「台獨」。國務院台辦及時反駁。時任中聯辦副主任的王鳳超在一個公開場合明確表態:香港回歸後,香港的傳媒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不能散佈、鼓吹「兩國論」和「台獨」的言論,這個問題與「新聞自由」無關。
這兩件事充分顯示中央對國家統一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嚴正立場。從那時起,香港的媒體再也沒有出現公開宣傳「台獨」的情况。
「港獨」參與「佔中」觸動中央神經
《學苑》鼓吹「港獨」,毫無顧忌,所謂「命運自主」、「殺出血路」、「武裝獨立」、「港獨」與「台獨」聯盟等激烈主張都亮出來。更為嚴重的是,「港獨」已不僅僅是一種思潮,而是與「佔中」綑綁,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佔中」行動從第一天起,就在金鐘大台的背景板上打出《學苑》鼓吹的「命運自主」口號,「佔中」組織者還提出「香港問題香港解決」、「Hong Kong is my country」等「港獨」主張。
中央將「佔領」定性為「港版顏色革命」,其實還包含另一種含義﹕「佔中」具有「港獨」性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明擺着的事實。「港獨」參與「佔中」,顯然已經踩了「一國兩制」的紅線。行政長官有執行基本法、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憲制責任。面對如此嚴重事件,特首如果不站出來表明態度,就是一種失職。引入國安法的建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不可忘記這一點。
落實23條立法 好過引入「國安法」
事實上,維護國家安全的法例,本應由中央立法。不過,在當年起草香港基本法時,為了照顧香港與內地不同的法律現實,體現「兩制」的不同特點,以較寬鬆方法處理,遂決定由香港特區自行立法,足見中央面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法例,依然照顧香港實際情况。
既然基本法第23條已經明確規定香港特區自行立法維護國家安全,而本地立法也對香港最有利,各方理所當然應該努力推動在香港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應該看到,本屆特區政府為了落實2017年特首普選,已經竭盡全力。普選爭論也確實耗盡了港人的精力。現在的香港,確實不是就23條立法的適當時機。不過,事實愈來愈讓人看到,長期拖延基本法第23條立法,對香港不是好事,而是壞事。香港確有必要研究部署,為下一屆特區政府落實23條立法做好準備。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中央:鼓吹「港獨」無關言論自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回顧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方面態度,有利於了解時下「港獨」問題的嚴重性。
記得1999年7月,前台灣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在香港電台的《香港家書》節目中,宣揚當時台灣「總統」李登輝「兩國論」。香港電台是香港特區官方電台。儘管當時的廣播處長張敏儀以「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為港台辯護,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錢其琛隨後在北京明確表示,在香港不應該出現公開支持「兩國論」的言論,而在香港宣揚「兩國論」違反中央規範港台關係的「錢七條」。特區政府其後發表聲明,指鄭安國在港台發表「兩國論」的言論有違「一個中國」原則。
還有一件事在香港也是轟動一時。那是2000年的3月29日至4月2日,有線電視連續4天專訪台灣「副總統」當選人呂秀蓮,大肆宣揚「台獨」。國務院台辦及時反駁。時任中聯辦副主任的王鳳超在一個公開場合明確表態:香港回歸後,香港的傳媒有責任和義務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不能散佈、鼓吹「兩國論」和「台獨」的言論,這個問題與「新聞自由」無關。
這兩件事充分顯示中央對國家統一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嚴正立場。從那時起,香港的媒體再也沒有出現公開宣傳「台獨」的情况。
「港獨」參與「佔中」觸動中央神經
《學苑》鼓吹「港獨」,毫無顧忌,所謂「命運自主」、「殺出血路」、「武裝獨立」、「港獨」與「台獨」聯盟等激烈主張都亮出來。更為嚴重的是,「港獨」已不僅僅是一種思潮,而是與「佔中」綑綁,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佔中」行動從第一天起,就在金鐘大台的背景板上打出《學苑》鼓吹的「命運自主」口號,「佔中」組織者還提出「香港問題香港解決」、「Hong Kong is my country」等「港獨」主張。
中央將「佔領」定性為「港版顏色革命」,其實還包含另一種含義﹕「佔中」具有「港獨」性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明擺着的事實。「港獨」參與「佔中」,顯然已經踩了「一國兩制」的紅線。行政長官有執行基本法、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憲制責任。面對如此嚴重事件,特首如果不站出來表明態度,就是一種失職。引入國安法的建議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不可忘記這一點。
落實23條立法 好過引入「國安法」
事實上,維護國家安全的法例,本應由中央立法。不過,在當年起草香港基本法時,為了照顧香港與內地不同的法律現實,體現「兩制」的不同特點,以較寬鬆方法處理,遂決定由香港特區自行立法,足見中央面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法例,依然照顧香港實際情况。
既然基本法第23條已經明確規定香港特區自行立法維護國家安全,而本地立法也對香港最有利,各方理所當然應該努力推動在香港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應該看到,本屆特區政府為了落實2017年特首普選,已經竭盡全力。普選爭論也確實耗盡了港人的精力。現在的香港,確實不是就23條立法的適當時機。不過,事實愈來愈讓人看到,長期拖延基本法第23條立法,對香港不是好事,而是壞事。香港確有必要研究部署,為下一屆特區政府落實23條立法做好準備。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