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馮煒光,請不要選擇性回應 蔡子強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9日 06:35
2015年01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上個星期,我在本欄批評了政府近來於午夜發放聲明,亦即是所謂「Midnight News Dump」的做法,結果,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致函《明報》,反駁說:「蔡子強先生經常以陰謀論看待政府施政,由來已久,人盡皆知」;「在現今社交媒體大行其道,沒有什麼時候發稿會令某宗新聞可以減低公眾注意力。對蔡先生戴着有色眼鏡妄下斷語,本人深感遺憾」。


今個星期,我且在這裏作一個回應。


延伸出「Midnight News Dump」的源頭「Friday News Dump」,並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為了攻擊政府而攻擊政府,無中生有的說法。事實上,它在歐美社會的新聞圈已有廣泛討論,甚至有學者也曾拿來作過研究。馮煒光作為新聞統籌專員,不應對此毫無認識,而如果有所認識的話,那就無理由上綱上線說是什麼「陰謀論」。


馮煒光認為有關做法無問題,我不知道這是他諮詢過業界意見的結論,還是他閉門造車、一廂情願的想法?

業界曾經對「午夜聲明」表達過強烈不滿

我相信,一個合格的新聞統籌專員,是不會不知道業界對政府新聞發放手法的意見,尤其是不滿。如果馮煒光真的竟然不知道,那麼我且在這裏提醒他,業界其實對政府這種「午夜聲明」的做法,已經一早表達過強烈不滿。


例如我上次提過的例子,2012年8月發展局長陳茂波的「劏房風波」和「午夜聲明」,香港記者協會便曾經發表過聲明抗議,甚至表達過「憤怒」,部分內容如下:

◆「對陳茂波深夜發稿,有違開誠布公的原則表示,做法有欠妥當,記協對此感到憤怒」;

◆「本會認為,當局選擇於接近凌晨時分,才發聲明的做法不能接受,令傳媒尤其是報章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將局長這個嚴重事故的回應撰稿。有關做法不免令人質疑,當局是因為不希望傳媒廣泛報道其回應,才作有關安排,企圖淡化負面消息」;


◆「今次的聲明更拖至接近凌晨時分才發布,這樹立了極壞的先例,明顯違背特區政府一直強調的開放、公開及透明施政方針……發展局方面解釋,並非刻意延至夜深才發稿,是因為需要再三修改回應,對事件非常抱歉。不過,本會認為,有關做法令人難以接受,因為這並非突發事件,傳媒已就此事由清早開始作查詢,政府有必要盡快作回應,而非拖延至接獲查詢當日的最後一分鐘。本會促請,陳茂波公開澄清事件,及要求特區政府也承諾,日後不會再於深夜發表聲明及新聞稿,以釋除公眾疑慮及保障市民的知情權」。


請問馮煒光又會否「遺憾」新聞界?

所以,批評政府發「午夜聲明」的人,不單止我一個,還包括新聞業界,而且他們比我用上「憤怒」這類更強烈的字眼。


如果作為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竟然不知道有這份聲明,我也不怕麻煩,可以電郵他一份;但如果他知道的話,那麼他是否也認為新聞界也「經常以陰謀論看待政府施政」﹖他又會不會以此公開「遺憾」記協呢?

發展局還有一點愧疚之心,也知道深夜發稿不對,稱對事件非常抱歉,但貴為新聞統籌專員的馮煒光,卻竟然覺得全無問題,他的胸襟和自省能力如何,大家也不難有個答案。


馮煒光的答非所問

此外,馮煒光反駁,說「在現今社交媒體大行其道,沒有什麼時候發稿會令某宗新聞可以減低公眾注意力」,其實,只要大家看清楚我的原文,不難發現,這也只不過是承襲其老闆梁振英移花接木的「語言偽術」技巧。


我的原文是說「午夜聲明」對「電子傳媒和報章」工作上的影響,但馮煒光回應時,卻「選擇性」的以「社交媒體」為例作回應,根本就是答非所問,這無疑是一種移花接木的手法。就如記協聲明裏,也是說令傳媒尤其是報章根本沒有足夠時間撰稿,根本大家說的都不是「社交媒體」。


須知道,社交媒體的覆蓋面,根本與電子傳媒和報章這些「大眾媒體」(mass media),不能同日而語。


要了解這種差別,不妨看看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鄧鍵一,在2014年11月27日在《明報》觀點版發表,〈誰動員群眾?——電視畫面在雨傘運動的動員作用〉一文。該文引用該學院在佔領運動發生後首個周末,即10月4日及5日,在金鐘佔領區進行、共收回969份問卷、回應率為95%的一項現場問卷調查,研究當中的數據。其研究結果是,55.8%的受訪者直言是28日當天,警察施放催淚彈後,才決定參與佔領運動,而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這些參與者其實就是被警察施放催淚彈的電視畫面所動員出來。即使假設他們認同TVB新聞一貫相對保守的立場,也無礙催淚彈畫面對他們造成的震撼。


所以馮煒光「選擇性」的以「社交媒體」為例作回應,並把「社交媒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等同電子傳媒和報章這些「大眾媒體」,根本就是一種移花接木的誤導手法。


是否就是「金鍾仁」,請講清講楚

選擇性回應的,還有「金鍾仁」的問題。


上星期我在文中還提到「金鍾仁」的問題,但馮煒光的來函卻沒有回應這點。


拜託,馮煒光如果下次再來信,請不要左閃右避、拐彎抹角和裝聾扮啞,一句到尾講清講楚,你是不是那個以假名,向政府不喜歡的人發暗箭,例如抹黑田北俊說他因為與地產商私交而阻撓政府通過雙辣招的「金鍾仁」?

是還是不是?請光明正大,講清講楚!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