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打破標籤﹕良師春風化雨 發掘Band 3生亮點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7日 06:35
2015年01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如果我個仔派咗去嗰間中學,我就將個神主牌調轉!」多年前,現任中學教師陳家俊被派往某band 5學校,鄰居知道後如是說。他頓時覺得「人生就咁就玩完」。結果,他在這間學校遇上多名良師,讓他選擇以春風化雨作為職業。聖公會蔡功譜中學及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收生以第三組別成績的學生為主(下簡稱Band 3學校)。曾任教Band 1學校的兩位校長,都相信小學時起步較落後,不一定等於一生落後。只要學校用心發掘學生亮點,學生一樣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在這個升中選校旺季,你願意重新審視Band 3學校嗎?


校長:Band 3生更懂關心人

「原來Band 3生都可以咁有紀律、咁主動求學㗎!」聖公會蔡功譜中學校長梁少儀,從幼兒階段開始已經念協恩幼稚園,小學中學均在協恩度過,畢業後又在母校執教21年,一直在名校圈中成長。兩年前她轉任至Band 3學校聖公會蔡功譜中學,跟同學相處下來,打破了以往她對Band 3生的看法。她甚至發掘到Band 3生比Band 1生更懂關心別人﹕「可能他們家庭支援比較少,不會經常有父母呵護,所以更懂關心別人。」有次學生怕她不懂從校外運動場坐巴士回家,特意陪她走到巴士站,更看着她上車才安心離開。


名校轉任Band 3校 校長感被標籤

可惜大部分社會人士對Band 3生都有一套固有標籤,令他們無法看到孩子的優點。梁校長坦言,自協恩轉任至蔡功譜後,明顯看見小學圈中人對她的態度有所改變﹕「校長老師變得無咁熱情。」在很多人眼中,Band 3學校就是差學校。她到這刻才感同身受標籤對學生的殺傷力有多大﹕「他們升中時才十二三歲,已要背着這個標籤6年!」


學生先入為主 「覺得自己唔得」

在傳統名校中成長,梁校長認為Band 1生及Band 3生最大分別在於「自信」﹕「Band 3生因為小學根基打得不好,變得缺乏自信。有時並不是他們不明白課堂內容,而是他們先入為主覺得自己唔得。」在她眼中,Band 1生及Band 3生都可以教,都可以進步。


梁校長引述數據說﹕「全港只有33%學生可以入讀本地大學,當中只有18%是Band 1生,這代表Band 3生一樣可以進步。」例如該校設有閱讀獎勵計劃,鼓勵學生由0到10,按自己的進度閱讀更高階的英文書﹕「我希望我的學生相信可以突破自己。」


文﹕梁淑英

圖﹕黃志東、陳淑安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