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我先要恭喜兩星期前提過的朋友們,藝高人膽大,在3毫左右水平撈底買入了佳兆業債,現已反彈至5毫半水平。很多佳兆業(1638)的傳聞,包括深圳市政府正找海內外投資者來接手,多家國企及民企都被傳過。但同時更多在武漢及其他地方的資產被查封。處理個別資產比較容易,但要重組整個海外上市集團絕不容易,亦非全在深圳政府掌控之中,最終很可能需要中央的介入。
上周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旋風訪港及內地。他在New York Times的專欄是全美政客所必讀的,投資者亦然,影響力可能超過Wall Street Journal。克魯明就是現今凱恩斯經濟主意的教主,永遠站在大政府積極刺激經濟的一邊,如財政及貨幣政策,包括被認為最犀利的非傳統「武器」量化寬鬆(QE)。QE就是央行經市場買入國債及其他資產,跟直接印鈔票只是一線之差(純粹學術定義上存爭拗)。這個左手交右手遊戲如應用在私人企業上,絕對犯法,定必坐牢!
歐QE推高股市效果不如美量寬
QE的鼻祖是日本,美國將它發揚光大,英國當然亦步亦趨。最後經過數年掙扎,歐洲央行亦拉扯上馬,在上周宣布了每月600億歐元的QE計劃,至少維持到明年9月,亦可能延長。規模大於預期,所以股市反應不錯,升了3%有多,但歐元兌美元就應聲跌到1.12水平。
按照美國的經驗,歐洲QE也應會把股市推高,但可能效果沒有美國那麼厲害。主要因為全球經濟(美國除外)正加速減慢。投資者相對保守,變成了「息魔」,將追捧歐元區以至全球現金流穩定,派息率高的股票,例如基建行業包括電訊、電力、水務、公路等(李嘉誠的超人美譽並非浪得虛名),連國債及企業債都將受惠。預計歐元繼續疲弱,但全球基本上已進入了新一輪貨幣戰,所以歐元亦未必直跌到美元一算。
仍待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
那麼歐洲的實體經濟又怎樣呢?幾乎沒有人相信這一次QE有足夠威力去扭轉歐洲經濟的弱勢,改善就業及擺脫通縮的陰影。若要成功,一定要適當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的配合。歐洲政經情况複雜,談何容易。
最重要的問題是QE等貨幣政策有沒極限?答案可能從瑞郎脫鈎看出端倪。官方解釋瑞士央行不想再跟隨歐元下滑,所以在歐洲QE前突然脫鈎。瑞士法郎馬上升了38%,但同時亦減息至負0.75厘。不少經濟學家,包括Krugman卻相信事情沒那麼簡單,真相可能是瑞士央行根本無力再干預,因為央行的資產對GDP比例超過80%!這是否是央行能力的極限?下表可為大家提供一點各大央行的「政策空間」概念。
譚新強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2015股樓大作戰」研討會
歐洲量寬、美國退市、瑞郎脫鈎,股市繼續大幅波動,2015年的環球股市前景又會如何?《明報財經》將在2月7日下午舉行「2015年股樓大作戰」講座,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先生,將會聯同兩名重量級專家分析2015年的經濟、股市及樓市走勢,以及教你相應部署方法,助你洞悉先機,智慧投資!
立即報名:http://mpfinance.com/fin2015.htm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上周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旋風訪港及內地。他在New York Times的專欄是全美政客所必讀的,投資者亦然,影響力可能超過Wall Street Journal。克魯明就是現今凱恩斯經濟主意的教主,永遠站在大政府積極刺激經濟的一邊,如財政及貨幣政策,包括被認為最犀利的非傳統「武器」量化寬鬆(QE)。QE就是央行經市場買入國債及其他資產,跟直接印鈔票只是一線之差(純粹學術定義上存爭拗)。這個左手交右手遊戲如應用在私人企業上,絕對犯法,定必坐牢!
歐QE推高股市效果不如美量寬
QE的鼻祖是日本,美國將它發揚光大,英國當然亦步亦趨。最後經過數年掙扎,歐洲央行亦拉扯上馬,在上周宣布了每月600億歐元的QE計劃,至少維持到明年9月,亦可能延長。規模大於預期,所以股市反應不錯,升了3%有多,但歐元兌美元就應聲跌到1.12水平。
按照美國的經驗,歐洲QE也應會把股市推高,但可能效果沒有美國那麼厲害。主要因為全球經濟(美國除外)正加速減慢。投資者相對保守,變成了「息魔」,將追捧歐元區以至全球現金流穩定,派息率高的股票,例如基建行業包括電訊、電力、水務、公路等(李嘉誠的超人美譽並非浪得虛名),連國債及企業債都將受惠。預計歐元繼續疲弱,但全球基本上已進入了新一輪貨幣戰,所以歐元亦未必直跌到美元一算。
仍待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
那麼歐洲的實體經濟又怎樣呢?幾乎沒有人相信這一次QE有足夠威力去扭轉歐洲經濟的弱勢,改善就業及擺脫通縮的陰影。若要成功,一定要適當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的配合。歐洲政經情况複雜,談何容易。
最重要的問題是QE等貨幣政策有沒極限?答案可能從瑞郎脫鈎看出端倪。官方解釋瑞士央行不想再跟隨歐元下滑,所以在歐洲QE前突然脫鈎。瑞士法郎馬上升了38%,但同時亦減息至負0.75厘。不少經濟學家,包括Krugman卻相信事情沒那麼簡單,真相可能是瑞士央行根本無力再干預,因為央行的資產對GDP比例超過80%!這是否是央行能力的極限?下表可為大家提供一點各大央行的「政策空間」概念。
譚新強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2015股樓大作戰」研討會
歐洲量寬、美國退市、瑞郎脫鈎,股市繼續大幅波動,2015年的環球股市前景又會如何?《明報財經》將在2月7日下午舉行「2015年股樓大作戰」講座,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先生,將會聯同兩名重量級專家分析2015年的經濟、股市及樓市走勢,以及教你相應部署方法,助你洞悉先機,智慧投資!
立即報名:http://mpfinance.com/fin2015.htm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