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體驗直島現代藝術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4日 17:35
2015年01月24日 17: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好像吹起了一股現代藝術旋風,黃色塑膠鴨和快閃紙熊貓都引來不少迴響。若然你的藝術感被喚醒,想接觸更高層次的藝術作品的話,那請到日本走一趟,因為位於瀨戶內海直島的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絕對是現代藝術粉絲們的朝聖地之一。


直島本來只是一個瀕臨荒廢的「老人島」,不過得到曾獲普立茲獎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倡議,以藝術來讓直島重生的計劃被落實後,在名牌效應下直島果然吸引了不少年輕一族,當中不少人是為着見識那座非一般的「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而來。


展館建地底 主打建築師名氣

此館是少數以建築師名氣為賣點的美術館,而事實上安藤忠雄的「地中」設計也別樹一幟,展室全部建在地底,從天井望上去的屋頂其實是地面。不過真正的展品只得三組,最「正常」的一組是莫奈所繪的5幅《睡蓮》油畫,而Walter De Maria創作的Time/Timeless/No Time 2004,是在一座室內梯級上放着一個大圓球,從不同角度看出不同倒影。至於James Turrell的Open Sky卻極之抽象,首先參觀者要分批輪候,進場後便踏進一個幽暗而無一物的半密室,以為等着看多媒體影像時,才發覺作品原來就是牆上那均勻得如同油髹的照明色彩。


海濱畔免費賞大師級雕塑

要欣賞地中美術館的高水平展品,百餘港元的入場費可算十分超值,但毋須入場費、坐落於海濱畔的雕塑群一樣精彩,這批雕塑不少都是大師級的傑作,包括草間彌生最享負盛名的《南瓜》,以及Niki de Saint Phalle的多個可愛動物雕塑。美中不足的是雕塑群處於風口位,要駐足細細觀賞,有點難度。


以上展區都在直島以南的郊野,其實直島居民聚居的本村,也搞了一個「Art House Project」,把藝術品融入一些老建築內。這個「融入」可不是單純地把作品放在屋內,而是連建築內部也大修整成作品的一部分,例如「角屋」的大廳變成水池,水裏散滿了一個個彩色LED數字屏,而「護王神社」內則架了一道玻璃冰梯從本殿伸延至地窖,要從地面及地底分別欣賞才能看到全貌。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南寺」,寺身由安藤忠雄親自設計,作品則是James Turrell的Backside of the Moon,參「觀」者需在伸手不見五指下摸牆而行,然後靜坐數分鐘嘗嘗當盲人的滋味,直至前方隱約透出似有還無的藍光,這就是月球背面了。


直島的各個展品都沒有特別解釋創作意念,所以出發前最好先做點功課。以記者的藝術水平,雖然未必完全參透作者本意,然而卻能挑起思考作者想表達的含意。


■Info

地中美術館

開館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3至9月)上午10:00至下午5:00(10至2月)

逢周一休館

入場費﹕2060日圓(約134港元)

網址﹕www.benesse-artsite.jp/chichu/index.html

Art House Project

開館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4:30(逢周一休館)

入場費﹕共通券1030日圓(約67港元)

單館410日圓(約27港元)

15歲以下免費

網址﹕www.benesse-artsite.jp/arthouse/index.html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及BNO護照免簽證

交通﹕從大阪市新大阪站乘JR新幹線到岡山,轉乘往高松的快速列車到茶屋町再轉JR宇野線到宇野,然後乘渡輪到直島宮浦港(航程20分鐘);或從四國高松市乘渡輪到直島宮浦港(航程1小時)。在碼頭旁有町營巴士開往本村,到地中美術館則需再轉乘免費接駁巴士


匯率﹕100日圓兌約6.5港元

渡輪﹕www.benesse-artsite.jp/access/island.html

巴士﹕www.benesse-artsite.jp/access/map_naoshima.html

文﹕水京

圖﹕水京、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編輯/譚詠欣

trave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