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X光透視焦黑古卷文字長青網文章

2015年0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1月22日 06:35
2015年01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歐洲科學家利用先進精密X光技術,令一份近2000年前遭火山灰熏黑得猶如一塊木炭的古卷軸文字「重見天日」,激起學界熱切期望找到佚失文獻的機會。


位於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於公元79年大爆發,除熔岩吞沒了羅馬城鎮龐貝(Pompeii)外,它所迸發的火山氣體和火山灰也摧毁了鄰近的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但富商、凱撒大帝岳父家屬所屬別墅內收藏的大批卷軸卻得以保存。


一碰即碎難展開

18世紀,逾300卷幾乎完好無缺的古軸出土,但卷軸因當年受過逾300℃高溫的火山氣體熱熏炭化,加上採用煤灰製墨書寫於暗黑的紙莎草紙上,本已難從表面辨識內容。更甚的是捲纏部分脆弱得隨時粉碎,故無法被展開。


近年,學界雖能借助紅外線攝影機或CT掃描成功讀得部分沒有捲着的內容,但始終未能找到毋須損毁而打開卷軸之策。


學界憧憬技術惠及失傳作品

如今,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微電子與微系統研究所(CNR-IMM)的莫切拉(Vito Mocella)博士領導的小組,利用法國格勒諾布爾「歐洲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先進「X光同步反差斷層攝影法」( X-ray Phase Contrast Tomography),通過一次過透視幾層捲着而重疊的卷軸,再利用炭化草紙與黑色字體之間的微細反差,辨讀出一卷古軸上的古希臘文字。


科學家還利用歸納和比對其他文獻筆迹,發現其作者可能是曾在意大利坎帕尼亞區(Campania)講學的希臘伊壁鳩魯學派哲學家菲洛德穆(Philodemus,約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35年)。


古籍學者正期待這項新方法有助探索其他文獻,乃至失傳的拉丁和希臘文學作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