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交通諮詢委員會今日向運輸及房屋局提交《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提出12項短、中、長期額外措施改善交通擠塞。署理局長邱誠武表示,會仔細研究建議,並在適當時候回應。
報告指出,導致交通擠塞的原因主要有五個,包括過多車輛在路面行駛、建造新道路的空間有限、路面有工程和道路使用者爭相使用路面空間。
報告估計至2020年,道路總長度按年增長率會下跌至0.4%,但在2003至2013年,領牌車輛總數大幅增加30%至681,000部,每年車輛增長率為3.4%。委員會建議的改善措施包括提高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牌照年費和柴油私家車的燃油附加費。
報告又提及咪錶泊車位收費20年維持不變,建議調高至每15分鐘4元,又提議調高違例泊車、限制區內卸貨等定額罰款,以增阻嚇作用。
交諮會主席郭琳廣表示,部分建議措施可能令道路使用者感到不便,但擠塞情況紓緩,可減省行程時間和改善環境,整體社會皆得益。
交通諮詢委員會今日向運輸及房屋局提交《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提出12項短、中、長期額外措施改善交通擠塞。署理局長邱誠武表示,會仔細研究建議,並在適當時候回應。
報告指出,導致交通擠塞的原因主要有五個,包括過多車輛在路面行駛、建造新道路的空間有限、路面有工程和道路使用者爭相使用路面空間。
報告估計至2020年,道路總長度按年增長率會下跌至0.4%,但在2003至2013年,領牌車輛總數大幅增加30%至681,000部,每年車輛增長率為3.4%。委員會建議的改善措施包括提高私家車首次登記稅、牌照年費和柴油私家車的燃油附加費。
報告又提及咪錶泊車位收費20年維持不變,建議調高至每15分鐘4元,又提議調高違例泊車、限制區內卸貨等定額罰款,以增阻嚇作用。
交諮會主席郭琳廣表示,部分建議措施可能令道路使用者感到不便,但擠塞情況紓緩,可減省行程時間和改善環境,整體社會皆得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