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燒傷和燙傷病人在康復過程中最感困擾的,就是其傷處的痕癢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有港商就看準「水凝膠」物料高水分、清涼、透氣的特點,加入以納米科技處理的止癢成分,研發出一種「水凝膠止癢貼」。預料將可令每年數以百萬計的燒傷和燙傷病人受惠!
全球藥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05年9月成立,為香港少數研發藥物傳遞系統的公司之一,亦是科技園的「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首批培育公司之一。該公司完成培育計劃之後,仍留在沙田科學園進行研發工作。該公司以往曾推出用於治療社交焦慮症的舌下片,以及快速緩解舟車暈浪的口服液。不過該公司以往只是將生產工作外判,並未擁有自己的廠房。
醞釀概念至建廠生產 僅花18月
這次「水凝膠止癢貼」由醞釀概念,到研發成功,以至設立廠房,大約只用了18個月。之所以能夠這麼快速,全靠善用各合作伙伴的長處。
全球藥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李德晃本身是藥劑博士,而主席霍文遜則是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他們知道,哪些技術需要自行研發,哪些技術可以借助合作伙伴,以節省時間。
以水凝膠的原材料和生產技術為例,該公司就向瑞士公司採購和取得授權。至於將止癢成分納米化方面,則是和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合作。香港的燒傷病人不太多,該公司就改為在內地進行臨牀測試。
該公司還在江蘇省請到一批擅長設立GMP廠房的專才,加上由香港北上的員工,僅僅3個月,就將重慶市的一家現成廠房改建成GMP廠房。其他合作伙伴還包括中文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該公司和科技園都希望,透過這個成功案例,可以鼓勵其他香港公司投資於生物科技行業。
獲瑞士企授權 江蘇聘專才
李德晃表示,由於有些廠房設備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所以研發產品和設廠暫時只用了大約200萬美元,預料最終需要400萬至500萬美元。他對於新產品信心十足,深信除了造福病人,亦必定能帶來合理回報。
在內地,每年就有2800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燒傷、燙傷、電傷或化學品灼傷,當中接近150萬人嚴重至需要住院,估計後者超過九成都受到痕癢問題困擾。
李德晃以保守的方式假設,在這150萬人當中,七成有痕癢問題。其中,如有兩成使用該公司的「水凝膠止癢貼」,僅在夏天使用14個星期,每星期使用2片。這已經是每年588萬片,相當於該廠房每小時要生產3000片。事實上該公司相當保守,計劃初期每天只生產3000片,然後逐步提高產量。
除針對嚴重燒傷病人的止癢貼外,他們已構思5至10款產品,交由重慶廠房生產。緊接推出的,將會是針對濕疹、蚊蟲咬傷以及手術後疤痕的止癢貼。此外,還有針對燒傷初期、同時提供止癢和止痛功能的藥貼,甚至可能有針對骨科和婦產科的產品。預料針對濕疹的止癢貼推出後,將可以打開大眾市場。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