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校巡禮﹕唯一寄宿小學 孕育獨立英才長青網文章

2014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1月18日 21:35
2014年11月1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常說,香港父母孕育了不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港孩,年齡與自理能力完全不成正比,令人極度擔心。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是本港唯一提供寄宿的小學,宿舍沒有「姐姐」替你收拾牀鋪,也沒有祖父母把蘋果削皮切粒待「少爺小姐」享用。寄宿生會自動自覺執房打掃;為了短短半小時的自由時間,他們心甘情願履行溫習及練樂器的責任。校長衛燕華說﹕「毋須過分緊張和保護他們,未來棟樑需要獨立、有思考,我們不是要培育書呆子。」


現今不少父母都選擇只生一孩,「金叵羅」集萬千寵愛在一身,變成溫室小花,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下稱聖士提反小學)校長衛燕華亦留意到這個現象,「父母太過保護,大部分本地兒童自理能力明顯較弱」。她又說,「我們要培育未來的社會棟樑,是leader,而非follower,不止要有學術成就,更重要是獨立、懂思考分析、有修養、有正確價值觀」。


自己執房 守時溫習練樂器

學校規定所有學生到六年級時,必須住進宿舍一年,從周一至五在宿舍過着早上6時半起牀、晚上9時半睡覺的規律生活。


學校課程有四大範疇,包括生活技能訓練、社會服務、個人管理及體藝薰陶。學生必須遵守訂好的溫習時間;加上學校採用一人一藝政策,每個學生都要學習一種樂器,在每天預定好的時間裏練習。學校亦找來校外教練主持team building訓練,舍監會定時檢查房間,多管齊下,鍛煉學生自律與獨立。


副校長王勝桐眼見寄宿後的學生,均成熟不少,他憶述道﹕「有家長向我反映,他的兒子本來不會自動自覺梳洗,寄宿後終於懂了。」但這樣緊湊的時間表,對小學生而言會否太嚴厲?的確,六年級學生每天只剩下半小時自由時間,但看來他們沒有一點怨言,反而很期待每個星期一回到宿舍,念小六的董書廷說﹕「每天都有不少功課要完成,加上要練習樂器,的確很忙;但可以跟同學在一起很開心,自由時間時會一起下棋、玩遊戲、聊天,也會致電回家。」


聖士提反書院為一條龍學校,學生少了升中的壓力,故學校希望在小學階段投放多點時間在品德教育上。衛校長說﹕「只要懂得學習的方法,學業可於中學階段慢慢追;然而,正確價值觀如品德、是非黑白等,若錯過幼年時期好好灌輸,將來更難糾正。」


猛人嘉賓演講 培養品德

學校每周有不同的德育主題,例如責任、勤學、環保等,除了在早會時向學生講授這些價值觀,亦定期邀請嘉賓演講,例如法官、廉政專員等,「早前請到天生沒四肢的Nick Vujicic來學校,同學感受很深,希望他們明白堅毅的重要」。


此外,學校舉辦不少義工活動,除了到本地慈善機構,亦有到西安等山區服務,「有學生跟我分享,他覺得當地小孩比他快樂,發現原來快樂生活並不需要太多物質輔助」。衛校長認為,讓學生親身經歷,才能令他們感動、留下深刻印象,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植根心中。


文﹕鍾家寶

圖﹕黃志東、學校提供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