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半職爸爸﹕誰跑得最快?長青網文章

2014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1月18日 06:35
2014年11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誰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答案是一位叫做保特的牙買加短跑運動員。他是一百米和二百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一百米賽跑,他能在九點五八秒完成。


如果孩子能夠這樣答,他的常識應是滿分吧。可是,想深一層,這真是正確的答案嗎?我們作為家長,也許同時應該指出,遇到一個表面看似尋常的問題,我們最需要做的,不是馬上提出理所當然的答案,而是需要進一步思考。


重新定義問題

女兒是學校辯論隊成員,所以當我反覆問她「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什麼意思時,她終於明白,面對一個問題,首先要問的是﹕「那個問題,其實在問什麼呢?」換言之,一如辯論,我們首先要釐清有關問題或陳述的定義。


李天命多年前就曾質疑「世界上誰跑得最快」這一問題的定義﹕所謂「最快」,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百米跑得最快,就是最快?為什麼是一百米,而不是五十米或者十米?為什麼「最快」的定義不能是「五秒時間跑得最遠」?

原來,所謂「最快」,是可以有各種不同定義的。同樣道理,所謂「最好」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定義,當我們給出的定義不同,「誰是最好」的結果也會變得南轅北轍。


換個角度思考

女兒在學校成績算好,我就問她﹕「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評考的科目不同,評分比重不一樣,目前在學校考第一的同學,有可能考第尾?而目前包尾的同學,有可能名列前茅?」

女兒瞪大了眼睛。


我繼續說﹕「如果學校把中英數編進一科,那科叫做『讀書科』,而把體育科裏面的標槍、推鉛球和擲鐵餅獨立分科,取代了中英數,結果會如何?

「那樣的話,老師可能安排推鉛球最好的同學坐在你鄰桌,因為她可給你好的影響,而你可能要上輔導班,接受推鉛球和擲鐵餅的『保底訓練』。」


一下子,這好像成了第二個世界。


人人都是第一

當然,現實未必如此,但這種世界,我們可以在自己內心創造出來。不同的定義,就有不同的第一。所以,每個人都是第一。我開玩笑跟女兒說了以下一段故事。


有一個同學,讀書不好,運動也差,經常欠交功課,但是,她還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因為她對自己說:「誰欠交最多功課,就是第一!」不料,第二個同學不服氣,她說:「我欠的功課比你更多,我才是第一!」第一個同學心有不甘,接着說:「我欠交超過一百樣功課,同時給父母罵了超過一百次,我才是第一!」

第二位同學欠交的功課雖然更多,但她心想自己被罵次數的確很少,只好悻悻然離開。回到家裏,那位同學轉念一想,不對啊,我才是第一,她對自己說:「我欠交超過一百樣功課,但父母一次也沒有罵我,我真是絕頂厲害呢,我才是『貨真價實』的第一啊!」


(此專欄隔周刊出)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現為全職爸爸,兼全職寫字人。有時是悠閒的半職寫字人和忙碌的半職爸爸


文﹕張帝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