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以下的回憶,大概會顯示我的年紀。
記得小時候的電視節目,晚上無綫電視翡翠台例必是一套時裝片一套古裝片,亞洲電視比較少看,但記憶中也是差不多。
那時的古裝片,是真真正正的古裝片,要求有歷史背景:在什麽朝代、出現什麽人物、穿什麽式樣的衣服等等。甚至在故事起首和中途重要的位置,會出現旁白交代歷史資料。
古裝劇令觀眾認識中國歷史
印象最深的是一套《決戰玄武門》。此劇在1984 年播出,由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湯鎮業、景黛音等當家小生與花旦主演,是當時無綫電視的力作。劇集差不多可以拿來做中國歷史科的輔助教材:時間設定在唐朝唐高祖李淵在位後期,背景是唐高祖的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爭奪皇位,而故事的發生,則圍繞李世民(苗僑偉)如何在「江湖」和「武林」中結交朋友、培植勢力,當然少不得有他認識平民女子(翁美玲)互生情愫的糾纏。
出場的還有李靖(劉江飾演)和紅拂女,均為歷史人物,李靖是隋朝將軍韓擒虎的外甥、趙郡太守李詮之子,後來協助李淵李世民父子打天下,官拜衛國公。紅拂女是古時民間傳奇《虬髯客傳》的人物,據說真名張出塵,本來是陳朝大將張忠肅之女,後來在隋朝被發配到越國公楊素官邸為歌伎。
而整套劇集的高潮,當然就是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淵冊立他為太子,而且即時穩操朝廷人士和兵權,不久之後李淵亦「無癮」自動禪讓帝位。
以上不厭其詳地複述一套劇集的背景和情節,因為它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甚至可以說,我對唐朝歷史的印象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來自這套劇集。(至於唐朝中葉安史之亂的那段歷史,又是另外一套劇集《楊貴妃》。)
倘有「維穩開支」 應拍劇重塑中國概念
到了近年,古裝片已經不再是歷史劇集,勉強可以算是「穿古裝的劇集」,但當你看到那些金光閃閃的誇張式衣服,大概只能稱之為「古怪裝的劇集」。至於比較大的製作,全部都是「宮廷劇」。試問《金枝慾孽》和現在正在播放的《名門暗戰》在內容和橋段上有什麽分別?
從古裝片的時代化可以看到:時移世易,香港人已經不喜歡看歷史。既然如此,我們也不應該奇怪,年輕一代對「中國」的概念是那麽模糊和沒有感覺。如果中央或香港政府真的有「維穩開支」,與其用來搞「愛字派」,也許支持拍一些好的古裝片,長遠更能改變人心。起碼不妨試試?
李律仁 法律界人士
記得小時候的電視節目,晚上無綫電視翡翠台例必是一套時裝片一套古裝片,亞洲電視比較少看,但記憶中也是差不多。
那時的古裝片,是真真正正的古裝片,要求有歷史背景:在什麽朝代、出現什麽人物、穿什麽式樣的衣服等等。甚至在故事起首和中途重要的位置,會出現旁白交代歷史資料。
古裝劇令觀眾認識中國歷史
印象最深的是一套《決戰玄武門》。此劇在1984 年播出,由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湯鎮業、景黛音等當家小生與花旦主演,是當時無綫電視的力作。劇集差不多可以拿來做中國歷史科的輔助教材:時間設定在唐朝唐高祖李淵在位後期,背景是唐高祖的長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爭奪皇位,而故事的發生,則圍繞李世民(苗僑偉)如何在「江湖」和「武林」中結交朋友、培植勢力,當然少不得有他認識平民女子(翁美玲)互生情愫的糾纏。
出場的還有李靖(劉江飾演)和紅拂女,均為歷史人物,李靖是隋朝將軍韓擒虎的外甥、趙郡太守李詮之子,後來協助李淵李世民父子打天下,官拜衛國公。紅拂女是古時民間傳奇《虬髯客傳》的人物,據說真名張出塵,本來是陳朝大將張忠肅之女,後來在隋朝被發配到越國公楊素官邸為歌伎。
而整套劇集的高潮,當然就是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淵冊立他為太子,而且即時穩操朝廷人士和兵權,不久之後李淵亦「無癮」自動禪讓帝位。
以上不厭其詳地複述一套劇集的背景和情節,因為它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甚至可以說,我對唐朝歷史的印象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來自這套劇集。(至於唐朝中葉安史之亂的那段歷史,又是另外一套劇集《楊貴妃》。)
倘有「維穩開支」 應拍劇重塑中國概念
到了近年,古裝片已經不再是歷史劇集,勉強可以算是「穿古裝的劇集」,但當你看到那些金光閃閃的誇張式衣服,大概只能稱之為「古怪裝的劇集」。至於比較大的製作,全部都是「宮廷劇」。試問《金枝慾孽》和現在正在播放的《名門暗戰》在內容和橋段上有什麽分別?
從古裝片的時代化可以看到:時移世易,香港人已經不喜歡看歷史。既然如此,我們也不應該奇怪,年輕一代對「中國」的概念是那麽模糊和沒有感覺。如果中央或香港政府真的有「維穩開支」,與其用來搞「愛字派」,也許支持拍一些好的古裝片,長遠更能改變人心。起碼不妨試試?
李律仁 法律界人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