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現時7歲,他經常上網並流連網上討論區看資訊。有天兒子問爸爸,有網友指自己愛上網及玩電子遊戲是「宅男」及「毒男」,是否正常?爸爸不懂怎樣向兒子解釋這些「潮語」,而且怕影響兒子的自我形象;對於一個小孩而言,應怎樣向他解釋?
答﹕
網上討論區接觸的大部分是陌生人,如單憑以「愛上網及玩電子遊戲」就判斷對方為「宅男」及「毒男」,未免太過片面。家長如遇到上述問題,宜先向孩子了解在他心目中如何定義這些標籤性字眼,例如「宅男」是否指人際關係較弱的人?「毒男」又是否指不受歡迎的人?接下來,家長應了解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友狀况,究竟他是多朋友,還是只愛自己一個人呢?如果孩子本身在學校裏是個很受歡迎的人,有很多朋友,就應明白這些「潮語」根本不適用在他的身上。
了解上網目的 從旁輔導
其次,在孩子的層面上,應了解他上網的目的為何,例如主要是否搜尋學習資料、看看影片,還是經常玩網絡遊戲等,如觀察到孩子過度沉迷在網絡遊戲中,應追溯他流連於虛擬世界的原因,再向他解讀網友指他為「宅男」及「毒男」的原因,幫助他認清自己;亦要讓孩子明白網絡上的「陌生人」素未謀面,彼此未曾有過真實接觸,他們對自己的想法及意見大可毋須理會。
建立判斷資訊能力
隨後,家長應與孩子一同解讀網絡世界的語言。網上討論區是自由討論的區域,雖然有網站管理人員規範,但規範依然很低,容易傳播歧視及不良意識,家長宜協助孩子解讀不同資訊,建立判斷資訊的能力,引導孩子以正面的態度接收網上世界的資料。
如果發現孩子本身太過敏感,對網友的指控及說法十分在乎,甚至帶來困擾及負面感覺,就應向專業人士尋求輔導。
資料提供﹕如家心理服務臨牀心理學家姜源妮博士
文﹕陳詩雅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happypama@mingpao.com,或傳真至2898 2537
答﹕
網上討論區接觸的大部分是陌生人,如單憑以「愛上網及玩電子遊戲」就判斷對方為「宅男」及「毒男」,未免太過片面。家長如遇到上述問題,宜先向孩子了解在他心目中如何定義這些標籤性字眼,例如「宅男」是否指人際關係較弱的人?「毒男」又是否指不受歡迎的人?接下來,家長應了解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友狀况,究竟他是多朋友,還是只愛自己一個人呢?如果孩子本身在學校裏是個很受歡迎的人,有很多朋友,就應明白這些「潮語」根本不適用在他的身上。
了解上網目的 從旁輔導
其次,在孩子的層面上,應了解他上網的目的為何,例如主要是否搜尋學習資料、看看影片,還是經常玩網絡遊戲等,如觀察到孩子過度沉迷在網絡遊戲中,應追溯他流連於虛擬世界的原因,再向他解讀網友指他為「宅男」及「毒男」的原因,幫助他認清自己;亦要讓孩子明白網絡上的「陌生人」素未謀面,彼此未曾有過真實接觸,他們對自己的想法及意見大可毋須理會。
建立判斷資訊能力
隨後,家長應與孩子一同解讀網絡世界的語言。網上討論區是自由討論的區域,雖然有網站管理人員規範,但規範依然很低,容易傳播歧視及不良意識,家長宜協助孩子解讀不同資訊,建立判斷資訊的能力,引導孩子以正面的態度接收網上世界的資料。
如果發現孩子本身太過敏感,對網友的指控及說法十分在乎,甚至帶來困擾及負面感覺,就應向專業人士尋求輔導。
資料提供﹕如家心理服務臨牀心理學家姜源妮博士
文﹕陳詩雅
■歡迎讀者將問題電郵至happypama@mingpao.com,或傳真至2898 2537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