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蓋施工進度慢 礙新盤推售長青網文章

2014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1月02日 21:35
2014年11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最新《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顯示, 本年首三季累錄施工單位達13,900個, 單計上半年施工量已達10,600個,不過按屋宇署上蓋施工單位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僅3223個,兩項數據差距高達七成,有市場人士質疑運房局數據或有「水分」。本報翻查資料發現,部分早在2011年售出的政府地皮,賣地後3年仍未開展上蓋工程,涉逾千個單位;有學者提醒,地基工程完成後,未必可以快速開展上蓋建築工程,相信有部分可以展開上蓋工程的單位或被積壓。


運房局數據顯示,本港私宅施工量由2010年起連續5年超逾一萬伙,不過市場上仍未見到大量住宅落成;按運房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施工數據可與屋宇署每月公布、由發展商向屋宇署提交的「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作比較。由於「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顯示,已開展上蓋建築工程動工的地盤數量,按此數據可合理預期有關樓盤可快將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意味大有機會於未來約1年時間內推出市場,可見該數字的重要性。


3年前賣地 逾千伙上蓋未動工

本報翻查資料發現,自政府於2004年起公布有關本港施宅動工數據以來,與屋宇署公布已展開上蓋工程的單位數量差距甚大。過去逾十年,兩項數據均出現大幅落差,自2012年起兩項數據的差異更逐年擴大,今年上半年,屋宇署公布已接獲發展商提交的上蓋工程通知單位數目有3223個,同期運房局公布的施工量則為10,600個,兩項數據差距高達七成;有市場人士質疑運房局數據或有「水分」。


屋宇署發言人指出,署方會向運輸及房屋局提供,向本署呈交建築圖則的各個住宅工程項目在不同工程階段的初步原始資料,供該局作進一步整合及分析。運房局(房屋)發言人指出,屋宇署以「獲發施工同意書的上蓋建築工程」的數目為計算動工的基礎,而項目開始動工前,建築商必須向屋宇署提交「動工通知」,因此「開工紙」與「動工通知」反映項目發展的不同階段。


回顧2011年透過政府賣地的住宅項目中,部分項目進展緩慢,當中包括長實(0001)前元朗邨、中半山波老道地皮、元朗牛潭尾地皮,以及新地(0016)東半山司徒拔道前嶺南學院地皮等,批地至今已逾3年,但仍未見到發展商向屋宇署提交展開上蓋工程通知,該批單位涉逾千伙。


學者指建築工人不足 拖慢工程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運房局數據中主要把已展開地基工程項目計入施工量,而屋宇署公布的則是以展開上蓋工程通知計算,由於從地基工程開展至完成,一般需時半年至一年,許氏認為,兩數據出現大幅距離反映尚有部分可展開上蓋工程的單位或被積壓。但值得留意地基工程完成後,當中或因工程的小型改動,或建築工人不足,未必可以快速開展上蓋建築工程。


明報記者 劉詠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