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什麼是外國勢力?什麼是佔領?不同人一定有不同見解。但近年在中國,倒是無時無刻也能找到外國的高級時裝和腕表勢力進駐的證據。Hublot進入中國市場已有一段時間,早前卻在公共藝術範疇上首度進佔中國,亦是暫時第一個在國內佇立永久藝術展品的高級精品品牌,寫下品牌在中國藝術交流發展上的新一頁。
很多人都知道Hublot愛運動,世界盃、一級方程式賽事等最多人留意和鍾情的運動比賽,近年均成為Hublot的運動贊助名單之列。但其實Hublot除了愛運動,也愛藝術;例如早前的世界盃贊助活動中,品牌便找來藝術家Romero Britto合作設計了極具巴西色彩的足球形表盒雕塑。
與中國當代藝術家攜手創作
今次Hublot在北京的活動,找來中國當代藝術家徐震攜手創作大型公共藝術品,並設於北京798藝術區的包豪斯廣場。Hublot一向以「Art of Fusion」為品牌宣傳口號,但主要指品牌在製表層面上的機芯和新物料研發工藝,今次可算是品牌暫時首個完全從藝術出發的合作活動。徐震創作的大型公共裝置藝術品《永生——時間沙漏》以「融合」為主題,也呼應Hublot向來的主題。
《永生——時間沙漏》其實是分開兩部分的裝置:《永生》取材和複製自中國天龍山石窟佛像跟希臘勝利女神的無頭雕像,將箇中的缺陷美、象徵永生的神佛,以獨一無二的方式連結在一起,體現東西方文明的衝擊,以及多元文化的衝突、融和與共生;至於在《永生》左邊並存的《時間沙漏》,靈感則源自從前測量時間的沙漏裝置,時間由上至下流淌,從中國古代的時辰在時光流轉中變幻為西方的阿拉伯數字。中西方文化符號互相轉譯,而中間則有由Hublot製成的巨型時鐘,以十二時辰代替原本的12個小時刻度。此大型裝置藝術高達五米,其主體、掛鐘、底座等分別於中國和瑞士製作,在徐震及Hublot的合作下,結合了東方工匠以及西方表匠的工藝。
完美體現中西合璧
如今年曾經參觀香港Art Basel的人士,也會看過徐震《永生》系列的另一作品。《永生》取材於全球各個博物館裏的中西方無頭雕塑,將分別來自中西方的無頭殘缺雕塑連接起來。徐震說:「在作品中我想最終提出沒有東西方區別的一種態度,我們似乎把地球或者文化或者人分為東方和西方,其實並不存在這麼強行的理解,這是比較粗暴的方式去理解文化。《永生》這個作品是比較完美地體現了沒有東西方界限的一個結果。它就像一個圈套,似乎告訴你一半來自東方,一半來自西方,但其實它又很完美地利用了東方和西方自身的藝術語言,體現了一個完整的東西。」
至於《時間沙漏》,他覺得是一種較直接、簡單的讓觀眾理解時間概念的設定。沙漏的上半部分是子丑寅卯,下半部分是阿拉伯數字1234,代表一個兩種文化、時間的轉譯過程。「雕塑本身就是一種凝固的時間。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雕塑,你可以看到它承載了一種想像力,或者對當時的一種嚮往,所以我覺得雕塑是很好的表現時間的一種形式語言。將《永生》和《時間沙漏》兩個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非常合適的體現了我對現今世界、這個社會分裂式的理解。強調今天這個世界的分裂和多元性,有不同種類風格的東西同時並列存在。」
美術館打開收藏國界
《永生——時間沙漏》裝置藝術以外,Hublot亦贊助798藝術區內M Woods美術館的開幕。開幕展主題為《微暗的火——打開收藏的國界》,召集了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及國際視野的收藏家共同參與,並邀約美國MoMA美術館、英國泰特美術館、高古軒畫廊、佩斯畫廊、White Cube Gallery、Hauser & Wirth Gallery等藝術機構參與協助。
回想起今年瑞士Basel表展,Hublot發表了Pop Art系列腕表,以綠、藍、粉紅等幾種鮮艷色彩的表盤、表帶和半寶石,拼出充滿普普藝術視覺效果的腕表,或許是品牌踏足藝術之始。但這次一次過在中國境內設立公共藝術品和贊助畫廊活動,才是實實在在的跟藝術界結緣。公關在活動後又預告,明年開始Hublot將會進一步加強腕表與藝術之間的聯繫,計劃跟徐震及其他藝術家合作推出腕表。今次,就算是明年品牌大舉進攻藝術領域的Hublot Loves Art計劃的序幕。
文﹕Tung Cheung
圖﹕品牌提供
查詢:Hublot 2116 3708
編輯﹕林韻兒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很多人都知道Hublot愛運動,世界盃、一級方程式賽事等最多人留意和鍾情的運動比賽,近年均成為Hublot的運動贊助名單之列。但其實Hublot除了愛運動,也愛藝術;例如早前的世界盃贊助活動中,品牌便找來藝術家Romero Britto合作設計了極具巴西色彩的足球形表盒雕塑。
與中國當代藝術家攜手創作
今次Hublot在北京的活動,找來中國當代藝術家徐震攜手創作大型公共藝術品,並設於北京798藝術區的包豪斯廣場。Hublot一向以「Art of Fusion」為品牌宣傳口號,但主要指品牌在製表層面上的機芯和新物料研發工藝,今次可算是品牌暫時首個完全從藝術出發的合作活動。徐震創作的大型公共裝置藝術品《永生——時間沙漏》以「融合」為主題,也呼應Hublot向來的主題。
《永生——時間沙漏》其實是分開兩部分的裝置:《永生》取材和複製自中國天龍山石窟佛像跟希臘勝利女神的無頭雕像,將箇中的缺陷美、象徵永生的神佛,以獨一無二的方式連結在一起,體現東西方文明的衝擊,以及多元文化的衝突、融和與共生;至於在《永生》左邊並存的《時間沙漏》,靈感則源自從前測量時間的沙漏裝置,時間由上至下流淌,從中國古代的時辰在時光流轉中變幻為西方的阿拉伯數字。中西方文化符號互相轉譯,而中間則有由Hublot製成的巨型時鐘,以十二時辰代替原本的12個小時刻度。此大型裝置藝術高達五米,其主體、掛鐘、底座等分別於中國和瑞士製作,在徐震及Hublot的合作下,結合了東方工匠以及西方表匠的工藝。
完美體現中西合璧
如今年曾經參觀香港Art Basel的人士,也會看過徐震《永生》系列的另一作品。《永生》取材於全球各個博物館裏的中西方無頭雕塑,將分別來自中西方的無頭殘缺雕塑連接起來。徐震說:「在作品中我想最終提出沒有東西方區別的一種態度,我們似乎把地球或者文化或者人分為東方和西方,其實並不存在這麼強行的理解,這是比較粗暴的方式去理解文化。《永生》這個作品是比較完美地體現了沒有東西方界限的一個結果。它就像一個圈套,似乎告訴你一半來自東方,一半來自西方,但其實它又很完美地利用了東方和西方自身的藝術語言,體現了一個完整的東西。」
至於《時間沙漏》,他覺得是一種較直接、簡單的讓觀眾理解時間概念的設定。沙漏的上半部分是子丑寅卯,下半部分是阿拉伯數字1234,代表一個兩種文化、時間的轉譯過程。「雕塑本身就是一種凝固的時間。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雕塑,你可以看到它承載了一種想像力,或者對當時的一種嚮往,所以我覺得雕塑是很好的表現時間的一種形式語言。將《永生》和《時間沙漏》兩個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非常合適的體現了我對現今世界、這個社會分裂式的理解。強調今天這個世界的分裂和多元性,有不同種類風格的東西同時並列存在。」
美術館打開收藏國界
《永生——時間沙漏》裝置藝術以外,Hublot亦贊助798藝術區內M Woods美術館的開幕。開幕展主題為《微暗的火——打開收藏的國界》,召集了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及國際視野的收藏家共同參與,並邀約美國MoMA美術館、英國泰特美術館、高古軒畫廊、佩斯畫廊、White Cube Gallery、Hauser & Wirth Gallery等藝術機構參與協助。
回想起今年瑞士Basel表展,Hublot發表了Pop Art系列腕表,以綠、藍、粉紅等幾種鮮艷色彩的表盤、表帶和半寶石,拼出充滿普普藝術視覺效果的腕表,或許是品牌踏足藝術之始。但這次一次過在中國境內設立公共藝術品和贊助畫廊活動,才是實實在在的跟藝術界結緣。公關在活動後又預告,明年開始Hublot將會進一步加強腕表與藝術之間的聯繫,計劃跟徐震及其他藝術家合作推出腕表。今次,就算是明年品牌大舉進攻藝術領域的Hublot Loves Art計劃的序幕。
文﹕Tung Cheung
圖﹕品牌提供
查詢:Hublot 2116 3708
編輯﹕林韻兒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