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鐵馬快將成為香港這個示威之都的市徽,這個城市如果沒有鐵馬,又會否世界末日。
下面是寫在3年前一篇有關反高鐵的未完稿文章:
早些時候,反高鐵人士衝擊禮賓府和維持秩序的警員對峙,雙方用鐵馬玩捉迷藏遊戲。如果沒有鐵馬,示威分子衝進特首的官邸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特首珍愛的錦鯉會不會遭殃?那修葺整齊的花園會不會遭蹂躪。
都說80後的出發點都是為香港好,那為什麼我們不給他們多一點活動空間呢?嘴邊掛着四平八穩的正確言論,心裏能否接受卻是另一回事。
看着孩子成長給我很大的體會,糖果的爭拗便是其一。小孩嗜甜,天性如此,父母親一半為了兒女健康、一半為了顯示主權,往往為了能否多吃一粒糖而爭得面紅耳赤。多吃一粒,會不會把整排牙齒都搞壞呢?
長毛做了特首,香港會不會淪陷?民主黨成了執政黨,司徒華會不會是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領導人呢?這些假設性的問題,就像那天如果80後示威者攀越鐵馬,走進禮賓府,香港會不會暴動般,都是沒有答案的。
80後不應該是一個突然而來的夢魘,年輕人反建制是必然的。退一步想,有朝一日他們便是建制。
3年之後的今日,佔中由哀兵上陣演變成全民皆「動」——動是動容,不代表行動,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非暴力反政府群眾運動,事件的成因積累已久,但藥引卻是因為警察不容許學生進入政府總部大樓外的公民廣場。
佔中四星期 全民動容
佔中踏入第四星期,港府也開始明白佔領人的心遠遠比佔領街道重要。所以遲遲沒有武力清場,反而動員反佔中勢力,爭取香港市民的支持。過往政府執著於場地、路障及鐵馬這些肉眼見得到、但不具實際意義的死物。但今天,佔領行動的參與者何嘗不是患了同樣的思想障礙。
示威者不願空手而歸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想深一層,時間是示威者的敵人,政府為了顯示善意(做戲也好,真心也好),一定會提出一些安慰獎,例如給港澳辦提交多一份報告,學生可以選擇不接受,但可以另闢戰場。
望學生留力 伺機再戰
現實是佔領行動走下去,只會有三個結果:
1. 短期內警方武力清場;
2. 長期拖下去,佔領人數愈來愈少,像上次佔領匯豐銀行總行地面般,最後被警察一驅而散;
3. 學生主場將運動提升至另一層次,保存實力,伺機再發。
依現况看,第一個結果的機會不高,我希望學生能採納第三個選擇,最怕的是走了第二條路,令元氣大損。
[張宗永 翼之聯想]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