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持續低迷兩年多的中日關係,近月終出現緩和迹象,各界都關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能否在下月北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扭轉當前中日關係「政冷經冷」的雙輸局面。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日本政府上周公開否定1993年時任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承認二戰強徵性奴「慰安婦」的發言。要讓中日關係起碼重回「政冷經熱」的軌道,安倍政府必須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停止採取挑釁中國的行為。
1993年,河野洋平就慰安婦問題調查結果發表談話,承認日軍直接參與強徵中國及朝鮮婦女充當性奴「慰安婦」,對此表示道歉和反省。「河野談話」此後為歷屆日本政府所繼承,然而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台後,卻一再試圖修改河野談話、否認強徵「慰安婦」的史實。
否認強徵 「慰安婦」
日政府再施無賴狡辯
鑑於韓國政府表明,如果日本政府堅決否認「慰安婦」問題,兩國不可能舉行首腦會談,安倍晉三在美國大力施壓下,今年初公開承諾不會考慮修改「河野談話」,令美日韓三邊峰會得以在3月底舉行。可是安倍政府仍千方百計想鑽空子,試圖否認強徵「慰安婦」。今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所謂「河野談話調查報告」,聲稱當年聽取韓國「慰安婦」證辭是為表達同情心,並非為了核實史實,暗示當年「河野談話」的措辭是日韓外交妥協下的產物,至於「慰安婦」證辭更未有核實真偽,云云。
至上周,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還拋出另一套詭辯伎倆,否認史實。菅義偉堅持,必須將河野洋平當年發表的談話內容,與河野在發表談話的記者會上承認強徵「慰安婦」一事加以「區分」。菅義偉認為,「河野談話」本身沒有承認強徵「慰安婦」,所以日本政府繼承談話的方針不變,但河野在記者會上承認強徵「慰安婦」的發言,「並沒有證據」,所以安倍政府要否認這一點。
菅義偉這番言論,根本就是無賴狡辯,也是對歷史公義的公然挑釁。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迅即作出回應,強調日本強徵「慰安婦」罪行鐵證如山,不容否認,可是中方僅僅表示「對日方有關言論嚴重關切」、「嚴肅敦促日方深刻反省侵略歷史」,措辭未免太過溫和。
中國政府未有作出強烈譴責,多少反映北京當局仍希望顧全大局,不欲在下月APEC峰會舉行前,與日方再起激烈摩擦,令中日實現首腦會晤改善關係的努力功敗垂成。事實上,受到兩國關係惡劣所影響,自2012年以來,中日雙邊貿易已連續兩年下滑 。去年中日雙邊貿易減少6.3%,至於日本對華投資同比更下挫40.3%,根據今年頭9個月的數字,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同比更進一步減少43%。
日本曾連續11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但現已滑落到第5位。中日關係格局已從1980及90年代的政熱經熱,降至前幾年的政冷經熱,再到目前的政冷經冷。這一局面,無論對經濟增長放緩的中國,還是力圖重振經濟的日本都不利。日本經濟同友會代表理事長谷川閑史最近便說,希望重回政冷經熱的軌道,在政治上盡可能保持冷靜,使經濟獲得應有的合作。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也強調希望盡早重啟中日高層經濟對話。
政冷經冷兩敗俱傷
中日開峰會還看安倍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在紀念抗日戰爭69周年座談會上,向日方釋出善意,表示保持中日長期和平友好,是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中方願意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基礎上,推動發展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中日關係。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上周趁出席北京APEC財長會議之便,與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晤,呼籲應在下月APEC峰會實現兩國首腦會談。可是中日能否切實改善關係,仍得取決於日方在歷史及領土問題上的態度。
回首21世紀初,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曾與中國關係鬧得極僵。當年小泉為了顯示願意與中方「改善關係」,曾多次在國際峰會場合上,死纏爛打地尋求與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握手談話,甚至在2005年東亞峰會上使出向溫家寶借筆的小動作;然而在最為核心的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小泉卻從沒向中方展露出應有的誠意,令到兩國關係未能改善。安倍晉三希望改善中日關係,有必要汲取當年小泉的成敗教訓。
根據日本《每日新聞》日前披露,安倍考慮就釣魚島問題上提出「打破僵局」的三點立場,在重申「尖閣諸島」(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的同時,表示「日方已清楚中方在釣魚島上的立場」,「期望通過一段時間的對話來解決釣魚島問題」。然而由於日方始終未有明確承認釣島主權存在爭議這一點,中方是否願意收貨仍是未知之數。至於菅義偉公然否認河野洋平有關強徵「慰安婦」的言論,更肯定無助取信於華。改善中日關係雖符合兩國當前利益,但日方顯然還需展示更多誠意。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