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論盡教育﹕誰是教育智庫?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21日 06:35
2014年10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前特首董建華有新搞作,想組織民間智庫。以王師奶一肚草的理解,智者,智慧也;庫者,倉庫也,即係話集中有智慧的人想出啲好「橋」。


公職多=有智慧?

有人替香港免費提供良謀,當然是好事,一個社會咁多瓣,智庫人數不會少,能給董伯伯點中的,IQ必定爆棚,一經品題,聲價何止十倍,從此可以Q嘜為社會精英。


香港人口雖然超過七百萬,但似乎精英不多,一些什麼諮詢組織,看來看去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有些人身兼五、六職,外號譽為公職王。公職王自然不是等閒之輩,一是有料,二是政府信得過你不會唱反調,但同時亦顯示有料之人不多,政府信得過的人亦不多。


王師奶對教育發高燒不單隔壁順嫂,樓上的賣魚勝及對門的豬肉榮知,成條牛頭角邨都知。本師奶對什麼人做福利、經濟、環保等等的大腦無興趣知,最關心是誰做教育智庫的代表。


半天吊的「專家」

順嫂最鍾意抽王師奶後腳,佢話小婦人成日講香港無一個夠秤的教育家,最叻是抄外國「橋」,外國講I.T.備課,佢又話「翻轉課堂」,flip來flip去;外國提倡「融合教育」,我們連特殊教育的教師一半都未有,我們的專家就去融合,結果是半天吊,合未「融」,但先「溶」了。好多家長寧願統一教導,失明的、失聰的、智障的、殘疾的歸類教育,效果反而更佳。


也許你以為王師奶武斷,人頭豬腦,「萌塞」,亂噏廿四,但在條件未具備前,扮專家,扮前衛,唯一效果就是累人累物。不知董伯伯手中有什麼王牌,也真希望他有王牌,但也相信他手中並無王牌。


別讓教育淪為口號

回顧當年他推行教育改革,手下有所謂三頭馬車,以梁錦松為首,「樂、善、勇、敢」高唱入雲,整個教育界都翹首以待教育的新紀元來臨。沒有實質支持,教育目標淪為口號,口號就是口號,一切已成歷史。梁錦松不懂教育,董建華因為他做過教統會主席這些虛銜就委任他帶領香港教育,未免把事情看得太輕。


王師奶好尊敬另一頭馬車程介明教授,但他純是教育學者,理論淵博,不是捋手捋腳的執行者,理論和實踐不在同一線上。希望董伯伯不要再沿用舊有思維去找教育智庫,找人不一定要在相識的人中找,更不要在唯唯諾諾的人中找。整個團隊的質素互相影響,王安石就說過:「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董先生,慎之慎之!


文﹕王師奶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