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國務卿克里於17日在麻省波士頓自宅以私人晚宴款待來訪的大陸國務委員楊潔篪,雙方代表18日在泰姬(Taj)酒店舉行兩場雙邊會談與工作午餐。問題是,這種非正式交流會有效嗎?
在一天半的行程中,由於楊、克僅是話家常式閒聊,或最多只是磋商,而非正式談判,加上未觸及政治敏感問題,因此對話氣氛似乎顯得比較輕鬆。然而,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並不表示問題會自動消失;光是閒聊或磋商也不表示艱難的議題就自動解決。
頁岩氣與去核化進展延宕
首先,克里與楊潔篪若只是隨便話家常,當然可以輕鬆愉快,無拘無束。但是,只要他們認真談下去,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議題是容易解決的。以氣候變化與清潔能源等非傳統安全議題為例,美中兩國在2013年6月習奧會時就達成協議,決定共同努力對抗氣候變化,奧巴馬也在2014年1月國情咨文中同意向中國提供開發油氣頁岩的技術,以發展既廉價又清潔的能源。可是一年多來,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國際關係都是「交換的」(quid pro quo)關係,北京要拿什麼來換,才是重點。
其次,朝鮮半島非核化是2013習奧會達成的第二個共識。惟一年多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國際舞台上桀驁不馴如故,在國內對付手下的殘暴程度尤勝父祖。針對朝鮮核武與彈道飛彈,美中兩國皆束手無策,只能談談金氏政權一旦瓦解,或朝鮮一旦入侵南韓,美中兩國如何因應而已。同樣地,伊朗核武發展也令美中兩國不知如何解決。此一趨勢如果長期持續下去,朝鮮與伊朗核武終有發展成功的一天。
合作打擊伊波拉伊斯蘭國
第三,伊波拉病毒的擴散提供美中兩國新的合作機會。華盛頓與北京如何在伊波拉病毒這個非傳統安全議題上合作,應會成為11月北京習奧會的重點話題之一,甚至不無可能成為他們之間新的共識。
第四,伊斯蘭國的崛起提供美中兩國另一個新的合作機會。美國國安顧問蘇珊賴斯9月訪問北京時,曾希望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贏得中國支持。雖然北京當時僅表示有興趣卻未置可否;但是,奧巴馬可望在11月北京習奧會期間爭取習近平在這個議題上的支持。北京或許不會出兵攻打伊斯蘭國,但應會在反恐戰爭中的人流、物流與資金流上提供貢獻。
突破軍事及網絡安全陰霾
第五,兩軍交流是近年美中兩國關係的亮點,但是解放軍空軍戰機連續在4月與8月分別貼近美國偵察機與反潛機,並作出危險或威脅的翻滾動作,卻為兩軍關係蒙上陰影。所幸,美中兩國已針對空中安全的避險方案磋商,可望在11月北京習奧會中成為雙方關係進展的成就之一。
第六,2013年6月習奧會後,美中兩國同意成立「網絡安全小組」,但因斯諾登事件的持續發酵,加上美國國務院將5名解放軍軍官列為通緝對象,北京決定撤銷成立網絡安全小組的承諾。該小組是否能在11月北京習奧會獲得恢復,應是評鑑美中關係具有重要指標意義的風向球。
第七,儘管香港「佔中事件」不至成為美中兩國關係不和的主要障礙;但是,如果港府與佔中團體的對話一再食言而肥,或是以高壓手段鎮壓佔中團體,嚴重違反國際人權規範,奧巴馬在習奧會期間也可能不得不站在人權普世原則的基礎上予以譴責。
東海南海敏感現狀料談不攏
第八,東海議題是美中兩國之間的敏感議題,美國不可能撤回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因為沒有日本這個鐵桿盟國的支持,奧巴馬再平衡亞洲的政策只是空談。面對此一國際現實,北京唯一可以用來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舒服與奧巴馬不安的,就是拒絕安倍提出的中日峰會要求。
第九,南海議題不但在這次11月北京習奧會無解,而且以後也不易順利解決,只能期待透過各種空中與海上安全機制的安排,令南海地區盡量少出事,就算不錯。惟以南海周邊各國動作之頻仍、算計之複雜程度來看,未來南海海域必是多事之地,殆無疑義。
經濟議題看北京交換條件
最後,在雙方經貿與投資議題上,華府所關切的議題包括大陸市場准入、投資優惠條件、人民幣匯率與知識產權保護等,北京固難全盤接受,但也不得或多或少作出回應。同樣地,對於中國提出參加「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與取得開發油氣頁岩技術的要求,美國雖不至一口回絕,但卻會等待中國拿出什麼交換條件。
作者簡介﹕台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在一天半的行程中,由於楊、克僅是話家常式閒聊,或最多只是磋商,而非正式談判,加上未觸及政治敏感問題,因此對話氣氛似乎顯得比較輕鬆。然而,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並不表示問題會自動消失;光是閒聊或磋商也不表示艱難的議題就自動解決。
頁岩氣與去核化進展延宕
首先,克里與楊潔篪若只是隨便話家常,當然可以輕鬆愉快,無拘無束。但是,只要他們認真談下去,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議題是容易解決的。以氣候變化與清潔能源等非傳統安全議題為例,美中兩國在2013年6月習奧會時就達成協議,決定共同努力對抗氣候變化,奧巴馬也在2014年1月國情咨文中同意向中國提供開發油氣頁岩的技術,以發展既廉價又清潔的能源。可是一年多來,卻「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國際關係都是「交換的」(quid pro quo)關係,北京要拿什麼來換,才是重點。
其次,朝鮮半島非核化是2013習奧會達成的第二個共識。惟一年多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國際舞台上桀驁不馴如故,在國內對付手下的殘暴程度尤勝父祖。針對朝鮮核武與彈道飛彈,美中兩國皆束手無策,只能談談金氏政權一旦瓦解,或朝鮮一旦入侵南韓,美中兩國如何因應而已。同樣地,伊朗核武發展也令美中兩國不知如何解決。此一趨勢如果長期持續下去,朝鮮與伊朗核武終有發展成功的一天。
合作打擊伊波拉伊斯蘭國
第三,伊波拉病毒的擴散提供美中兩國新的合作機會。華盛頓與北京如何在伊波拉病毒這個非傳統安全議題上合作,應會成為11月北京習奧會的重點話題之一,甚至不無可能成為他們之間新的共識。
第四,伊斯蘭國的崛起提供美中兩國另一個新的合作機會。美國國安顧問蘇珊賴斯9月訪問北京時,曾希望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贏得中國支持。雖然北京當時僅表示有興趣卻未置可否;但是,奧巴馬可望在11月北京習奧會期間爭取習近平在這個議題上的支持。北京或許不會出兵攻打伊斯蘭國,但應會在反恐戰爭中的人流、物流與資金流上提供貢獻。
突破軍事及網絡安全陰霾
第五,兩軍交流是近年美中兩國關係的亮點,但是解放軍空軍戰機連續在4月與8月分別貼近美國偵察機與反潛機,並作出危險或威脅的翻滾動作,卻為兩軍關係蒙上陰影。所幸,美中兩國已針對空中安全的避險方案磋商,可望在11月北京習奧會中成為雙方關係進展的成就之一。
第六,2013年6月習奧會後,美中兩國同意成立「網絡安全小組」,但因斯諾登事件的持續發酵,加上美國國務院將5名解放軍軍官列為通緝對象,北京決定撤銷成立網絡安全小組的承諾。該小組是否能在11月北京習奧會獲得恢復,應是評鑑美中關係具有重要指標意義的風向球。
第七,儘管香港「佔中事件」不至成為美中兩國關係不和的主要障礙;但是,如果港府與佔中團體的對話一再食言而肥,或是以高壓手段鎮壓佔中團體,嚴重違反國際人權規範,奧巴馬在習奧會期間也可能不得不站在人權普世原則的基礎上予以譴責。
東海南海敏感現狀料談不攏
第八,東海議題是美中兩國之間的敏感議題,美國不可能撤回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因為沒有日本這個鐵桿盟國的支持,奧巴馬再平衡亞洲的政策只是空談。面對此一國際現實,北京唯一可以用來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舒服與奧巴馬不安的,就是拒絕安倍提出的中日峰會要求。
第九,南海議題不但在這次11月北京習奧會無解,而且以後也不易順利解決,只能期待透過各種空中與海上安全機制的安排,令南海地區盡量少出事,就算不錯。惟以南海周邊各國動作之頻仍、算計之複雜程度來看,未來南海海域必是多事之地,殆無疑義。
經濟議題看北京交換條件
最後,在雙方經貿與投資議題上,華府所關切的議題包括大陸市場准入、投資優惠條件、人民幣匯率與知識產權保護等,北京固難全盤接受,但也不得或多或少作出回應。同樣地,對於中國提出參加「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與取得開發油氣頁岩技術的要求,美國雖不至一口回絕,但卻會等待中國拿出什麼交換條件。
作者簡介﹕台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