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佔領中環」最初是對美國「佔領華爾街」的模仿。佔領華爾街從2011年開始,持續一年後偃旗息鼓。其中有一些類似的經驗,值得香港思考。
開始時,佔領華爾街由一小波熱血的知識分子發動,抗議的目標是收入過高的金融企業家。但衆所皆知,運動之後的實際效果非常有限。華爾街的銀行基本沒有感受到抗議者帶來的壓力,這場運動也完全沒有在高管薪酬或教育改革方面帶來改變。《紐約時報》稱這是一場「無果而終」的狂歡。
其次,佔領華爾街開始時候獲得一定支持,但隨着對民衆生活造成實質影響,開始導致反彈,當年11月反對「佔領」的比例已經達到45%。美國參衆兩院在佔領華爾街後,通過了一項法案,將「進入或滯留」指定的限制區域定性為重罪。這項法案在參議院幾乎全票通過,說明「佔領」行為不及時收場,民意會逆轉。
佔領華爾街最後事態蔓延,美國政府在當年冬季陸續展開强制清場,過程中難免雙方都有損傷。對於任何違法佔領行動來說,不僅過程中容易出現意外,最後一旦無法和解,為保證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清場都是政府不可避免的選擇。走到這一步,無論是警方還是「佔領者」,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佔領中環最初就是對佔領華爾街的模仿,但在熱情散去後,佔領者們也應該學習佔領華爾街的教訓。現在看來,如果涉事者不達成妥協,很可能重蹈佔領華爾街的覆轍。不僅無法達到民主的目的,還會造成民意的反彈,甚至在清場過程中付出成本。
也許有觀點認為,佔領華爾街是因為組織無力、策劃不成功等細節上的問題,才導致失敗,佔領中環完全可以避免。但事實上,更接近現實的解釋是,在一個成熟的社會體制中,主流民意認可法治與理性,佔領這種違法的激進行動,無論目標如何,手段本身就與社會主流相逆,因此很難得到長時間和多數人的支持。
再看台灣的經驗。「太陽花運動」開始時獲得不少民意支持,但隨着時間的延長,學生從反服貿、反核四到反自貿區,幾乎無所不反,但是又給不出可替代的方案。同時,學生佔領街道、捷運站與立法機構,影響社會秩序。民意於是反彈,對它們的評價也愈來愈低。
如過於激進 改革就變革命
不管是佔領華爾街還是佔領中環,都是表達對現實體制的不滿,並且希望做出改變。但應該看到,無論是美國的金融體制,還是香港的政改方案,都是符合現狀的理性選擇。這並不代表未來不會改革,而是必須按照程序依法漸進而行,如果過於激進,改革就變成了革命,會帶來負面的結果。
香港是法治社會,一切按程序與法律運行,這也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根本原因。值得擔憂的是,佔中如果繼續激進下去,會比佔領華爾街造成更多的潛在負面影響,動搖香港的法治根基,造成香港經濟地位的衰弱。
最新消息顯示,港府與學生已計劃今日重啓對話。希望佔領者能夠汲取佔領華爾街的教訓,盡早確定和平退場的機制,回到理性參與政改討論的軌道上來,共同推動香港朝民主的方向前進。
開始時,佔領華爾街由一小波熱血的知識分子發動,抗議的目標是收入過高的金融企業家。但衆所皆知,運動之後的實際效果非常有限。華爾街的銀行基本沒有感受到抗議者帶來的壓力,這場運動也完全沒有在高管薪酬或教育改革方面帶來改變。《紐約時報》稱這是一場「無果而終」的狂歡。
其次,佔領華爾街開始時候獲得一定支持,但隨着對民衆生活造成實質影響,開始導致反彈,當年11月反對「佔領」的比例已經達到45%。美國參衆兩院在佔領華爾街後,通過了一項法案,將「進入或滯留」指定的限制區域定性為重罪。這項法案在參議院幾乎全票通過,說明「佔領」行為不及時收場,民意會逆轉。
佔領華爾街最後事態蔓延,美國政府在當年冬季陸續展開强制清場,過程中難免雙方都有損傷。對於任何違法佔領行動來說,不僅過程中容易出現意外,最後一旦無法和解,為保證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清場都是政府不可避免的選擇。走到這一步,無論是警方還是「佔領者」,都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佔領中環最初就是對佔領華爾街的模仿,但在熱情散去後,佔領者們也應該學習佔領華爾街的教訓。現在看來,如果涉事者不達成妥協,很可能重蹈佔領華爾街的覆轍。不僅無法達到民主的目的,還會造成民意的反彈,甚至在清場過程中付出成本。
也許有觀點認為,佔領華爾街是因為組織無力、策劃不成功等細節上的問題,才導致失敗,佔領中環完全可以避免。但事實上,更接近現實的解釋是,在一個成熟的社會體制中,主流民意認可法治與理性,佔領這種違法的激進行動,無論目標如何,手段本身就與社會主流相逆,因此很難得到長時間和多數人的支持。
再看台灣的經驗。「太陽花運動」開始時獲得不少民意支持,但隨着時間的延長,學生從反服貿、反核四到反自貿區,幾乎無所不反,但是又給不出可替代的方案。同時,學生佔領街道、捷運站與立法機構,影響社會秩序。民意於是反彈,對它們的評價也愈來愈低。
如過於激進 改革就變革命
不管是佔領華爾街還是佔領中環,都是表達對現實體制的不滿,並且希望做出改變。但應該看到,無論是美國的金融體制,還是香港的政改方案,都是符合現狀的理性選擇。這並不代表未來不會改革,而是必須按照程序依法漸進而行,如果過於激進,改革就變成了革命,會帶來負面的結果。
香港是法治社會,一切按程序與法律運行,這也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根本原因。值得擔憂的是,佔中如果繼續激進下去,會比佔領華爾街造成更多的潛在負面影響,動搖香港的法治根基,造成香港經濟地位的衰弱。
最新消息顯示,港府與學生已計劃今日重啓對話。希望佔領者能夠汲取佔領華爾街的教訓,盡早確定和平退場的機制,回到理性參與政改討論的軌道上來,共同推動香港朝民主的方向前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