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跌239點,收報22,900點,成交金額685億元。美股斬倉跌逾400點後跌幅收窄,但歐洲股市再暴跌2%至3%,執筆時道指期貨又跌逾百點。表面看,法國和意大利預算案難符合歐盟要求,在當前避險情緒高漲之時引起恐慌,導致債息上升是主因,但更核心的問題是經過兩年的努力,歐洲央行完成了自身的任務,將區內金融市場穩定下來,但南歐政府卻未有履行責任推行結構性改革,才是最大致命傷。更宏觀地看,今年各主要經濟體的動力逐一掉頭,日本、歐洲、中國相繼轉弱,就連對美國的信心亦開始動搖,暫時股市難輕言見底。
環球經濟在12年見底後回升,歐洲央行推出LTRO、緊接聯儲局有QE3、日本在13年加入量寬大軍,中國則不定期放水刺激。全球經濟都是在貨幣政策推動下回暖,但論結構性改革,歐洲和日本原地踏步,中國努力中,但除了股市上升之外仍未見明顯成果,美國在互聯網、生化、新能源等新經濟領域遙遙領先,但結構性失業問題則難以解決,而非美地區佔全球經濟比重達四分之三,別國經濟弱,美國亦獨力難支。
現在的情况正是如此。放水效果退去,日本率先進入困局,圓匯下跌令民眾生活成本上升,中小企破產增加,若政策轉向圓匯強勢,則勢必再跌入通縮惡性循環,經濟政策可說是一團糟,說好的三支箭,由始至終都只有貶值這一支。
歐債息仍在低位 政策料陷空窗期
歐洲今年4月綜合PMI見頂後持續轉弱,這可是在債息處於歷史低位、歐元匯價又下跌、美國經濟理想的情况下出現,證明貨幣政策已難起作用。事實上,德國在2013年已放棄緊縮政策要求,周邊國家紛紛大幅增加槓桿,法國公債佔GDP由11年的86.1%升至93.4%;意大利由120.74%升至132.6%;西班牙從68.5%勁升至93.7%;希臘由165%升至175%;僅德國自律地由80.6%降至79.9%。
兩年下來,逆周期的措施已全部出動,債息低企、公債增加、歐元匯價又下跌,但經濟再度下滑、通縮威脅更殺到埋身,情况實較2年前更凶險。或許歐洲央可推出大規模QE,或許這一招有點作用,但當前歐元區債息雖由低位回升,但整體來看仍在低位,暫時按兵不動的機會較大。因此,政策真空期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股市會持續面對壓力。
美國方面,隔晚斬倉暴跌後由低位回升,部分原因是超跌反彈,而彭博指聯儲局主席耶倫對美國經濟前景相當有信心,相信亦紓緩市場的緊張情緒。但筆者懷疑聯儲局的皇牌已盡出,零息、QE已全部使用,暫時只會以出口述為主,唱好經濟、唱淡加息等,至於QE4盡量不用。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說得最清楚,當局對市場下藥已過猛,是時候讓市場自行調整。
失QE經濟未轉強 美股開始回調
但這次調整可能會比較痛,事關市場原先的設想是美國經濟好、聯儲局即使加息亦幅度不大,美股可安然從QE支撐過渡至由實體濟和企業盈利來支持,但當前的現實,卻是經濟不如預期,但又不至於差得聯儲局要出手,既失去QE又未見經濟強勢,結果高高在上的美股亦難再反地心吸力,開始要回到地面。最佳例子是超級動力股Netflix,最新上客人數為300萬,預期為369萬,就是這個落差,股價便跌了四分之一。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環球經濟在12年見底後回升,歐洲央行推出LTRO、緊接聯儲局有QE3、日本在13年加入量寬大軍,中國則不定期放水刺激。全球經濟都是在貨幣政策推動下回暖,但論結構性改革,歐洲和日本原地踏步,中國努力中,但除了股市上升之外仍未見明顯成果,美國在互聯網、生化、新能源等新經濟領域遙遙領先,但結構性失業問題則難以解決,而非美地區佔全球經濟比重達四分之三,別國經濟弱,美國亦獨力難支。
現在的情况正是如此。放水效果退去,日本率先進入困局,圓匯下跌令民眾生活成本上升,中小企破產增加,若政策轉向圓匯強勢,則勢必再跌入通縮惡性循環,經濟政策可說是一團糟,說好的三支箭,由始至終都只有貶值這一支。
歐債息仍在低位 政策料陷空窗期
歐洲今年4月綜合PMI見頂後持續轉弱,這可是在債息處於歷史低位、歐元匯價又下跌、美國經濟理想的情况下出現,證明貨幣政策已難起作用。事實上,德國在2013年已放棄緊縮政策要求,周邊國家紛紛大幅增加槓桿,法國公債佔GDP由11年的86.1%升至93.4%;意大利由120.74%升至132.6%;西班牙從68.5%勁升至93.7%;希臘由165%升至175%;僅德國自律地由80.6%降至79.9%。
兩年下來,逆周期的措施已全部出動,債息低企、公債增加、歐元匯價又下跌,但經濟再度下滑、通縮威脅更殺到埋身,情况實較2年前更凶險。或許歐洲央可推出大規模QE,或許這一招有點作用,但當前歐元區債息雖由低位回升,但整體來看仍在低位,暫時按兵不動的機會較大。因此,政策真空期仍將維持一段時間,股市會持續面對壓力。
美國方面,隔晚斬倉暴跌後由低位回升,部分原因是超跌反彈,而彭博指聯儲局主席耶倫對美國經濟前景相當有信心,相信亦紓緩市場的緊張情緒。但筆者懷疑聯儲局的皇牌已盡出,零息、QE已全部使用,暫時只會以出口述為主,唱好經濟、唱淡加息等,至於QE4盡量不用。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說得最清楚,當局對市場下藥已過猛,是時候讓市場自行調整。
失QE經濟未轉強 美股開始回調
但這次調整可能會比較痛,事關市場原先的設想是美國經濟好、聯儲局即使加息亦幅度不大,美股可安然從QE支撐過渡至由實體濟和企業盈利來支持,但當前的現實,卻是經濟不如預期,但又不至於差得聯儲局要出手,既失去QE又未見經濟強勢,結果高高在上的美股亦難再反地心吸力,開始要回到地面。最佳例子是超級動力股Netflix,最新上客人數為300萬,預期為369萬,就是這個落差,股價便跌了四分之一。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