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沙特推冧油價 或針對俄羅斯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16日 06:35
2014年10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根據過往的歷史經驗,假如國際油價急升,絕對有條件令世界上某些國家通脹失控,甚至經濟衰退。其實國際油價急跌,對世界經濟的破壞力一樣非同小可,而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一批嚴重依賴石油收益支持政府財政的國家。


美變石油出口大國 擾亂市場秩序

美國的頁岩技術未必是導致目前油價受壓的最主要因素,但美國由主要石油進口國,搖身一變成為潛在的石油出口大國,無可否認已擾亂了國際石油市場的傳統秩序。


首先,油價持續滑落,除了考起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智慧之外,還開始見到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油組)內部有分裂迹象:沙特阿拉伯受壓於其他成員國,被要求減產,以壓抑油價,但沙特反而選擇減價而不減產的策略,希望以「量」彌補「價」方面的損失,順道搶奪市場佔有率,力保石油出口大國地位。除沙特之外,科威特亦拒絕減產,而伊拉克、伊朗等主要成員國,為了搶奪亞洲市場,全都主動減價爭生意。油組壓抑油價的機制,自此正式失效,油組成員國之間為搶奪市場而爆發減價戰,其實已經發生。


油組壓抑油價機制失效

油組另一成員國委內瑞拉,在2007年趁國際油價向上猛撲的時候,宣布把國內一系列屬於外資的石油項目收歸國有,如今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油價大跌既大大打擊委國的收益,世銀最近還判罰委內瑞拉政府要就有關的國有化行動,賠償埃克森美孚16億美元(埃克森原本索價166億美元)!委內瑞拉指盼油組盡快召開大會,商量減產的可能,可惜各產油大國全都借了耳邊風。此刻油組內部關係之惡劣,可想而知。


各自為政 無視全球供求失衡

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因為頁岩技術令產油量與日俱增,不單逐步降低對中東進口原油的依賴,甚至大有傾銷全球之勢;與此同時,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利益伙伴」沙特阿拉伯,不單堅拒利用油組平台解決目前全球石油供求失衡的問題,反而採取「減價不減產」的政策,完全無視油價受壓的現實。美國沙特如此齊齊發功,不能排除目標是針對俄羅斯的可能。


有理由相信,近期油價低企,只是基於某些大國的政治需要,日後只要全球經濟復蘇,油價自然會重拾升軌。不過,目前的大前題,似乎是要先處理油組內部的互信危機,修補成員國之間的裂痕。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