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現在應否買樓,還是賣樓?一般人認為最重要是看清後市,從而作出部署,渣打銀行香港及大中華區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則認為,站在財富管理角度,如何平衡風險與回報會更值得關注。
梁振輝認為,一些如低買高賣,以及分散資產的概念,對應否入市和出貨,可能更有指導意義。梁振輝指出,影響樓市走勢有很多因素,也有不少人看好樓市,只因看到近10年樓價總是大漲小回,便認為樓市未來也一定上漲。
「假如將時間看遠一點,便也會發覺樓價也曾跌足6年多,跌了近七成,而最重要是知道花無百日紅,任何時間也不應將所有資金放在單一資產,又或沒有作出任何可能會出現資產價格大幅波動的準備。」
聯匯局限視野 港人偏愛買樓
他又表示,香港人投資取向較為單一,和香港實行聯繫匯率有關,因持有港元計價產資,而港元與美元掛鈎,便看似沒有匯率風險。「樓宇可說是港人最熟悉的港元資產,所以不少港人最喜歡買樓,但這亦局限了港人的投資視野,若香港經濟轉差而令『磚頭』跌價,便陷入風險過於集中。」
梁認為,其實香港人若擁有不止一層住宅,甚至有3層或以上,不妨適量減持,又或者作細比例的加按,從而獲得相對充足的資金作其他投資,有助分散風險。「樓宇以外,可以考慮的資產,有股票、債券、黃金及基金等,而一些海外股債基金,便具有分散地域投資風險作用。」
賣樓或加按 資金轉投其他資產
此外,梁振輝指不少人不願分散投資,原因有多種,包括沒時間和沒精力選擇多種不同的投資工具,也有是因為覺得過去投資樓宇而獲利,若進行分散投資,便等於喪失未來樓宇再大升的好處。「不過,分散投資最大目的,不是讓你去賺盡,因如多過一種投資項目,總有較好,也總有較差的,而目的是當某個項目轉差時,可限制了損失。」
小心價格已反映利好因素
「人總喜歡在最低位入貨,並在最高位出貨,但強如股神巴菲特也未必能夠做到。一些人不願意在高位減持物業,因他們相信可以在最高位才出貨,其實是太過自信的表現。」
梁又指出,香港人普遍不喜歡借錢投資,很少會用孖展買股票,卻往往不覺得買樓做按揭是等同借錢去投資。「另外,現在大部分人都看好樓市,也能找到如空置率低,利率低一堆看好的理由。不過,投資市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一個項目的價格見頂時,往往便是最多利好因素浮現之時,最怕是當價格已反映了絕大部分的利好因素,如此環境變壞之時,投資項目價格便會逆轉。」
梁振輝強調,他並非預測樓市會大跌,也不用太過擔心加息,因美國就算加息,估計最快也要明年中或以後,而當美國能加息的時候,亦代表經濟不會差。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投資要擁有動態調整組合的心理,當如某個項目的價格大升,酌量減持並將資金調至其他一些有升值潛力的項目,會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就算是增持一些現金,固然有人會認為蝕了通脹,但現金本身具有防守作用,也是若一旦大市轉差時,成為擇肥而噬的彈藥。」
明報記者
梁振輝認為,一些如低買高賣,以及分散資產的概念,對應否入市和出貨,可能更有指導意義。梁振輝指出,影響樓市走勢有很多因素,也有不少人看好樓市,只因看到近10年樓價總是大漲小回,便認為樓市未來也一定上漲。
「假如將時間看遠一點,便也會發覺樓價也曾跌足6年多,跌了近七成,而最重要是知道花無百日紅,任何時間也不應將所有資金放在單一資產,又或沒有作出任何可能會出現資產價格大幅波動的準備。」
聯匯局限視野 港人偏愛買樓
他又表示,香港人投資取向較為單一,和香港實行聯繫匯率有關,因持有港元計價產資,而港元與美元掛鈎,便看似沒有匯率風險。「樓宇可說是港人最熟悉的港元資產,所以不少港人最喜歡買樓,但這亦局限了港人的投資視野,若香港經濟轉差而令『磚頭』跌價,便陷入風險過於集中。」
梁認為,其實香港人若擁有不止一層住宅,甚至有3層或以上,不妨適量減持,又或者作細比例的加按,從而獲得相對充足的資金作其他投資,有助分散風險。「樓宇以外,可以考慮的資產,有股票、債券、黃金及基金等,而一些海外股債基金,便具有分散地域投資風險作用。」
賣樓或加按 資金轉投其他資產
此外,梁振輝指不少人不願分散投資,原因有多種,包括沒時間和沒精力選擇多種不同的投資工具,也有是因為覺得過去投資樓宇而獲利,若進行分散投資,便等於喪失未來樓宇再大升的好處。「不過,分散投資最大目的,不是讓你去賺盡,因如多過一種投資項目,總有較好,也總有較差的,而目的是當某個項目轉差時,可限制了損失。」
小心價格已反映利好因素
「人總喜歡在最低位入貨,並在最高位出貨,但強如股神巴菲特也未必能夠做到。一些人不願意在高位減持物業,因他們相信可以在最高位才出貨,其實是太過自信的表現。」
梁又指出,香港人普遍不喜歡借錢投資,很少會用孖展買股票,卻往往不覺得買樓做按揭是等同借錢去投資。「另外,現在大部分人都看好樓市,也能找到如空置率低,利率低一堆看好的理由。不過,投資市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一個項目的價格見頂時,往往便是最多利好因素浮現之時,最怕是當價格已反映了絕大部分的利好因素,如此環境變壞之時,投資項目價格便會逆轉。」
梁振輝強調,他並非預測樓市會大跌,也不用太過擔心加息,因美國就算加息,估計最快也要明年中或以後,而當美國能加息的時候,亦代表經濟不會差。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投資要擁有動態調整組合的心理,當如某個項目的價格大升,酌量減持並將資金調至其他一些有升值潛力的項目,會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就算是增持一些現金,固然有人會認為蝕了通脹,但現金本身具有防守作用,也是若一旦大市轉差時,成為擇肥而噬的彈藥。」
明報記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