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兒子4歲,性格一向比較固執,最近察覺到他玩遊戲時,經常輸不起,例如兩個孩子下棋,他輸了便會哭泣和大叫;即使自己一個人玩保齡球玩具,球掉進坑裏或只擊中五個樽也會發脾氣。我看過資料指這些情况會出現在自閉症兒童身上,然而兒子社交和溝通上沒有問題,老師也表示他不是自閉症,那麼為何他會這樣?
答﹕
這種情况的確有常見於自閉症孩子,他們每當遇到不開心時,就感到好像世界末日一樣。
然而每個小朋友亦有機會出現這種輸不起的情緒,特別是在學前階段的小朋友,他們的世界都是黑白分明,眼中只有贏或輸、叻或差,並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每當他們覺得自己「唔叻」便等於「很差」,所以當他的保齡球只擊中五個樽時,便覺得自己很差,也不會想到其實還有下個機會去擊倒所有,這時家長應告訴孩子一次不成功,還有第二甚至第三個機會,並非一次定勝負。
容許子女從小接受挫敗
此外,小朋友接受不到失敗,也有可能是因為從小被寵壞了,他們從小開始的生活都是一帆風順,並沒有機會遇到挫敗。所以家長應從小容許子女接受挫敗,例如嬰兒期學步時跌倒,要讓他們學懂自己爬起來而不是立即上前扶起他們,讓他們在失敗中調整自己的情緒,再透過不斷練習和嘗試去發現原來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
過分稱讚更易感沮喪
家長還要留意過分稱讚孩子也可能令他們不能接受失敗,本來稱讚的做法是中性的,沒有對或錯,然而若大小事情都稱讚一番,小朋友便不懂得建立成功感,以為要得到別人讚許才叫叻,若沒有人讚自己,便更容易感到沮喪和挫敗。
資料提供﹕心智會教育及心理服務──教育心理學家麥依華
文﹕顏燕雯、梁淑英
答﹕
這種情况的確有常見於自閉症孩子,他們每當遇到不開心時,就感到好像世界末日一樣。
然而每個小朋友亦有機會出現這種輸不起的情緒,特別是在學前階段的小朋友,他們的世界都是黑白分明,眼中只有贏或輸、叻或差,並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每當他們覺得自己「唔叻」便等於「很差」,所以當他的保齡球只擊中五個樽時,便覺得自己很差,也不會想到其實還有下個機會去擊倒所有,這時家長應告訴孩子一次不成功,還有第二甚至第三個機會,並非一次定勝負。
容許子女從小接受挫敗
此外,小朋友接受不到失敗,也有可能是因為從小被寵壞了,他們從小開始的生活都是一帆風順,並沒有機會遇到挫敗。所以家長應從小容許子女接受挫敗,例如嬰兒期學步時跌倒,要讓他們學懂自己爬起來而不是立即上前扶起他們,讓他們在失敗中調整自己的情緒,再透過不斷練習和嘗試去發現原來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
過分稱讚更易感沮喪
家長還要留意過分稱讚孩子也可能令他們不能接受失敗,本來稱讚的做法是中性的,沒有對或錯,然而若大小事情都稱讚一番,小朋友便不懂得建立成功感,以為要得到別人讚許才叫叻,若沒有人讚自己,便更容易感到沮喪和挫敗。
資料提供﹕心智會教育及心理服務──教育心理學家麥依華
文﹕顏燕雯、梁淑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