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股早段曾穿200天線 兩年首見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14日 06:35
2014年10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環球經濟增長預測,加上歐洲接連公布數據欠佳,令市場憂慮環球增長放緩。標普500指數昨繼續下挫,早段跌穿1905.2水平的200天移動平均線,是近兩年來首次,恐有進一步回調。俗稱「恐慌指數」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一度升至22.46,是前年底以來最高。JPMorgan Funds指出,德國數據欠佳反映歐洲持續疲軟,加上美元強勢可能損害未來數月美企的盈利,因此海外增長放緩對美國股市有一定威脅。


聯儲局副主席:外圍經濟可延加息

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指出,若海外經濟增長較預期疲弱,這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能令聯儲局押後加息。他表示,聯儲局要待美國經濟增長力度足夠才會加息,屆時新興市場也可承受美國加息的壓力。費希爾的言論呼應聯儲局官員近期的表態,突顯美國經濟是否能抵禦海外經濟疲軟的憂慮。聯儲局理事塔魯洛(Daniel Tarullo)亦擔心環球增長,決定貨幣政策時有很多考慮因素。受可能延遲加息的言論影響,美匯指數昨跌0.5%。現貨金升至每盎司1237.30美元,接近4周高位。美國債市則因為哥倫布日休市。


英倫銀行行長卡尼接受CNBC訪問時,語氣變得較之前鴿派,稱環球疲軟、通脹放緩及歐洲經濟體的困境,都會影響英倫銀行下月議息的決策。他說,歐洲是英國最大貿易伙伴,央行的貨幣政策須考慮到歐洲以至環球經濟的微弱復蘇,而就業市場的狀况跟外圍因素同樣重要。


《金融時報》報道,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調查指,19個主要新興經濟體的8月工業生產和次季消費開支跌至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新低,迹象顯示新興市場進入低增長時代。MSCI新興市場指數昨跌0.5%,迄今由上月高位累跌逾一成。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