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佔中人士啓動佔中,目的是為了要實現民主的理想。他們的口號是以愛與和平去佔領。他們明白這運動社會要付出代價的。但是如果付出的社會代價小而短暫,得來的利益大而長久,則運動非常划算,值得推動值得支持。倒過來如長遠社會利益小而付出的社會代價大,則運動便不值得。
今年9月號的美國政治學會的期刊Perspectives on Politics(譯作政治學觀點)載有由普林斯頓大學的Martin Gilens和西北大學的Benjamin Page教授合著的一篇文章。他們用嚴謹的統計學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發現了重大證據,顯示在美國政制下,大財團和精英分子對政策的影響力卻非常大,是主要的得益者。一般國民對政策的影響力則差不多完全測度不到。
這科學論證的結果,對佔中人士來說,可說是晴天霹靂。要香港人付出那麼多那麼大的代價:多條平日車水馬龍的通衢大道被堵塞,學校停課,又要罷工罷市,很多行業大受影響:號稱四大支柱行業之一的旅遊業大受打擊,酒店食肆零售運輸,生意額大減,最中心最旺的地方被用作民主教育的場所。付出了這麼多,如果學足如美國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結果卻是讓大財團和經濟精英壟斷香港的政策,這肯定是難以接受的。
今年6月5日出版的《時代》周刊有一篇報道,印證了兩位教授的結果。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自2010年起,費盡工夫推廣的健康學童午餐計劃,早定下的對健康午餐所要求的標準,被大財團影響下、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逐一「虛化」了。她感慨地說:美國兒童面對每3人即有一人患上乙型糖尿病的風險。以兒童健康作博弈的政治代價實在太大了!
然而美國的民主體制還是有它的優點的。美國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個人自由宗教自由都有保障。在網上翻查民主的好處,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這些,此外還有我們夢寐以求的選舉權和被選權。
顯然,我們的民主體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漸趨完善。但2014年全球公義計劃(The World Justice Project)已給香港非常高的評價。在清廉度、社會安全和秩序、有效管理、民事公義、刑事公義、開放政府共6個範疇,香港排名都高於美國。WJP 8個範疇中,只有政府權限和基本權利兩項低於美國。但香港在這兩個較遜色的範疇在90多個地區中仍位居30名內。
美國可能還要向我們學!
原來美國民主為國民的好處,除了選舉權和被選權等所謂基本權利外,香港已經超越美國,美國可能還要向我們學!
按美國的經驗,較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權並未有為美國帶來更平等的社會。我們值不值得以犧牲法治和社會和諧,不公平地犧牲市民的利益,以宗教的熱誠,義無反顧地去追求虛幻的理想,還是應重新擁抱以推己及人為內容的公義?
作者是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13學者方案成員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