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洲經濟數據每况愈下,部分國家更出現經濟萎縮,令投資者卻步。天利投資歐洲股市投資專家Francis Ellison認為,歐洲增長只是延遲(delay),有信心於明年重見動力,並且不會全面陷入衰退,他又指出,新興市場固然吸引,但亦應分散風險,勿忘其他地方的投資機遇,歐洲股票現時估值相宜,部分大型跨國企業,其產品及服務遍佈全球,同樣可受惠新與市場的經濟起飛。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第二季經濟增長萎縮0.2%,該國經濟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工業訂單按月下滑5.7%,按年跌1.3%,為2009年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法國失業率已經升至逾一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下調意大利經濟增長預估,預期該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下滑0.1%,為連續第三年萎縮。
基本因素不差 增長稍延遲
Francis Ellison認為,歐洲經濟之所以令人失望,主要有幾點原因﹕一是環球經濟增長亦不算強勁,二是歐元匯價一度強勢,不利企業出口,加上消費者對近期的地緣政治事件亦表現過敏,但其實歐洲的基本因素不差,增長只是有點延遲,相信明年會回勇。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在本月的議息會議上,宣布購買資產擔保證券(ABS)及擔保債券(Covered Bond),央行早前亦已推目標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的融資計劃,Ellison認為,歐洲央行未來會推出美國式量化寬鬆的機會較微,因為其作風沒有美國般進取。
他提到,美國標普500指數2014年及2015年的預測市盈率為16.6及15倍,MSCI歐洲指數則為15.3及13.5倍,以估值而言,投資歐洲股票較抵,不過,新興市場如中國的股票,其估值同樣吸引,甚至更低,而且中國的經濟增長遠比歐美高,那歐洲在此情况下,有何優勢?Ellison指出,從不否定其他地方的投資機會,但投資者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以分散風險,並請大家不要忘記歐洲的投資機會。
Ellison續稱:「投資歐洲企業一樣可受惠於新興市場的經濟,其企業管治更佳、更安全、業務也夠分散,而且具長遠增長能力。」他以雀巢(Nestle)為例,總部設於瑞士,為歐洲一大跨國企業,業務遍佈全球,於多國有設工廠生產不同產品分銷,當中包括新興市場。
必需品消費醫藥看高一線
至於看好的行業,他認為必需品消費及醫藥類別可看高一線,選股會從基本面出發,最好可維持長期而穩定的增長,可提供獨特服務或特有產品的企業會有優勢。
「天利投資歐洲選擇基金」至少將其三分之二的資產投資歐洲大陸的企業或業務重心放在該地區、且增長理想的公司之股份,持股偏向增長型的大型企業,雀巢和「L'Oreal」均是其十大持股之選。至於表現方面,根據晨星(亞洲)數據,該基金過去1年及5年(年度化)回報分別為2.14%及12%。
德盛安聯看好高收益債
此外,德盛安聯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寰通基金」系列,共有5隻零售基金。當中三隻均有涉足美國債市,其中收益及增長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及加拿大的可換股債、高收益債及股票,以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收入及資本增值。
對於外界指高收益債券已有溢價,不值得高追,德盛安聯董事總經理兼美國定息收益首席投資總監Doug Forsyth並不同意。
他認為只有「BB」評級的有一點貴,但整體高收益債券沒有被高估,而且違約率只有2%左右,預期在未來12個月內亦不會高於該水平。此外,現時美國通脹低企,經濟增長溫和,均利好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前景。
明報記者
[余美玉 基金特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