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請客吃喝玩樂 必先出師有名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07日 06:35
2014年10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年幼時,我經常邀請她的朋友一起玩,活動費用多由我支付;現在她讀中學,仍不時作客,例如看電影、吃甜品等,積累下來費用不少,我認為她在慷他人之慨,同時亦自知從前沒有好好管教,令她養成習慣,我該如何糾正她?

答﹕

當孩子踏入青春期,交友和金錢運用經常成為親子關係破裂的導火線。就此個案來說,孩子或許真的摸不着頭腦,為何以往父母對她結交朋友非常鼓勵,朋友到訪玩樂更是無任歡迎;踏入中學後,父母開始斤斤計較,對她的朋友經常過問,招待朋友的開支也諸多限制?


聯誼活動不宜過分頻密

要知道,孩子年幼時期是培養價值觀的黃金時間,他們普遍對父母唯命是從,甚少挑戰權威,父母的身教言傳,不知不覺已內化在孩子的心中,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要非常審慎。家長希望孩子開心,與朋友關係良好,因此在家請客、舉辦生日會等聯誼活動,其實本質並無大問題,但要令孩子明白背後的原因,出師有名,另外活動不要過分頻密,避免令其變成常態,道理有如每天到酒店吃飯,漸漸不覺得高級餐廳有何特別,甚至看不上較平民的食肆。


先了解 建立互信關係

升中後,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加上朋友的地位愈來愈重要,父母如要扭轉以往觀念和習慣,要花更多時間和心力,效果也可能大不如前,因此,最重要是與孩子建立互信的關係。父母切勿即時否定孩子的行為,先了解他們行事動機,是因為缺乏金錢觀念、單純地與好友分享,還是想爭取朋輩的認同?父母宜先挪開成人世界的傳統觀念,表達出明白孩子的想法,再掌握適當時機溝通,或找可靠的第三者如老師、學長等傳遞信息,否則關係僵化,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就更難教導了。


資料提供﹕中銀香港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及分銷業務主管、家庭理財專欄作家雷裕武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