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智傑﹕鬥長命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04日 06:35
2014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佔中」運動已過了一周。在官民對立仍僵持不下之際,旺角街頭爆發連串衝突,金鐘政府總部亦被示威者圍堵,形勢愈趨波譎雲詭。然而,民眾仍然自發佔領馬路,補給物資;中央政府則透過官方媒體及智庫人員表明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不容修改,而行政長官亦沒有辭職的意向。雙方的拉鋸,陷入所謂「鬥長命」的格局——各不相讓,看誰能微笑到最後。


表面上看,中央政府是最有條件的「玩家」。她遠在北京,香港群眾如何營造壓力,焦頭爛額的主要還是特區政府、位於「佔領區」內的居民和商戶,以至是香港相關行業。雖然「佔中」運動讓國際輿論關注,但對中央政府的影響,主要還是「臉」的問題——國際互動,說到底還是「利」字當頭。美英和聯合國為了香港民主而跟中國交惡的機會,我不樂觀。至於香港「佔中」運動把影響力輻射到內地的說法,也要注意近年中港矛盾大行其道,內地人對香港的「主流意見」,也未必傾向正面。


另一邊廂,香港民間的自發動員,無疑讓人動容:人們主動宣揚非暴力原則,行動井然有序,尤其是學生們進退有據——即使是面對昨天的暴力場面,仍然保持和平非暴力的原則,實在是難能可貴。


不過要注意的是,佔領行動漸漸曠日持久,正招來愈來愈多的反彈和憂慮:「佔領區」內居民的生活、商戶的生計、部分沒有參與運動的民眾覺得自己的人權被侵犯、以至是擔心公共服務會否進一步受到影響;警方疲憊不堪,全港各區的警力能否如常維持治安等。運動發展至此,已不是學運領袖和「佔中」發起人所能控制的事了。唯願每一名表達意見的市民,都能秉持愛與和平的原則。


中央此刻的盤算,是一個「拖」字。一方面,以時間消耗運動參與者的資源和意志力;另一方面,長久的大型群眾運動,已「拖」出了人民的內部矛盾。這似乎正是中央的盤算:讓這些矛盾繼續發酵,讓對群眾已沒有指揮能力的運動領袖屆時面對左右為難的格局,佔領運動便有邁向分裂的機會。


從中央的角度而言,「拖」字訣似乎「玩得過」——就讓特區政府和社會承受社會撕裂的惡果,以存國家安全的大業。不過,經過這個多星期讓人意想不到的日子,我相信大家都意識到什麼叫「民氣不可侮」。當初,未必每一個人都認同學生衝入公民廣場,但看見警方如何把受驚女學生拖行後,民眾實在怒吼如潮。有人以為催淚彈可以驅散人民,人民則展示了什麼叫「前仆後繼」。


「拖」出難以預計的民氣

同樣,未必每一個人當初都覺得非公民提名不可,但中央發表白皮書後,「622」公投便成了一個創舉。有人以為只要人大常委會「落閘」便可大局可定,但如今在不同佔領區的人,則清清楚楚地告訴當權者,沒有人民認同的政府,是可以何等脆弱。


「拖」字訣固然考驗佔領運動,但同樣可「拖」出難以預計的民氣。街頭衝突,並不會嚇走學生,相信會讓運動組織者累積更多抗爭經驗。佔領運動史無前例,讓公民抗命的意識從此深入民心,市民亦汲取了更多「鬥長命」的抗爭方法。


中央必須明白,這回香港佔領運動的死結,還是要由你老人家親自去解。就算再拖下法,那位如今已受千夫所指的特首、那些平時對中央必恭必敬的建制派,也無力代勞。拖下去,中央跟港人之間的死結,就只會愈來愈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