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佔領演變至街頭暴力 社會宛如一個火藥庫長青網文章

2014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10月04日 06:35
2014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佔領行動情勢惡化,昨日,旺角、銅鑼灣、尖沙嘴廣東道4處佔領行動據點,都有反佔中人士衝擊,其中兩方人士在旺角發生衝突,事態演變成為大規模街頭暴力,不少人受傷流血。香港社會目前的氛圍,宛如一個火藥庫,不知道何時、即使是一宗小事故,都有可能發生整體社會失控、失序境况,現在只能寄望警方有能力處理和控制局面,否則港人絕對不願意見到的中央介入,有可能會發生。香港處於關鍵時刻,佔領行動是進是退,有關人士要思考和盡快抉擇,才是負責任做法。


反佔領施用暴力

參與者應受譴責

佔領行動在過去6日,基本上做到和平理性非暴力,可是昨日反佔領人士採取行動,特別是旺角佔領據點出現的武力,卻有大量肢體衝突,甚至打鬥場面,展現出一幅街頭暴力景象。反佔領行動不知道涉及什麼人,但是出現的暴力行徑,絕對不能接受。這種做法,不可能徹底解決政治爭議,還有可能觸發動亂,使香港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鼓動暴力與聽命「做嘢」的人,都要譴責。


連日來,佔領據點阻斷交通,使市民的生活大受影響,特別是旺角、廣東道與銅鑼灣3處位處鬧市,附近商舖未能營業。由於有佔領活動,不少市民基於安全考慮都避免前往,使這些地區人流大減,商業活動陷於半停頓狀態,商舖生意一落千丈,經營者叫苦連天。過去幾日,3處地點已經發生佔領與反佔領人士零星口角,雖然經勸喻未釀成不愉快事件,但是任誰都知道壓力鍋炸開來只是早晚的事。昨日旺角的衝突,據知由少數反佔領者起動,但是起着一呼百應之效,許多人蜂擁而出,很快就聚集以千計,也反映香港社會撕裂極其嚴重。


佔領行動啟動之後,坊間流傳不少說法,主要指有人會藉故生事,使局勢混亂,製造當局鎮壓的藉口;這類坊間說法無從查證。不過,昨日反佔領者同時衝擊佔領據點,從一些人戴口罩、戴上紫色或藍色絲帶,一些則穿著印有同一字樣的T恤,或佩帶同一款襟章等,顯示反佔領者相互之間有區別、有組織。不管這次反佔領組織如何,這種衝垮佔領據點,在社會只會割出更深刻的鴻溝。


香港正處於治亂十字路口,環繞佔領行動,官員用無政府狀態形容目前的情况。事實上,政府總部通道被示威者堵塞,約3000人未能上班;示威者圍堵特首辦,不准警方供應糧水給在內駐防的警員,這類情况,若說政府服務未受影響,管治維持高效有序,那是自欺欺人。佔領行動癱瘓道路交通、使特區政府不能運作,是施加壓力,迫使中央在政改讓步。不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普選框架作出決定之後,佔中發起人已經承認這個策略不成功,現在的佔領為何會有效,可以迫使中央讓步,佔中發起人應該有所解說。


盡快叫停佔領

保留有生力量

無論佔領行動主觀認為可達致什麼效果、佔領是否有效,目前香港社會陷於失控失序,卻是客觀事實。按目前情况,事態只有更壞的可能,看不到如何會好轉。然則,若情况發展至中央出手收拾亂局,佔領行動要爭取的有真正選擇的普選,有可能得到嗎?因此,盱衡整體情勢,權衡利害得失,若為香港好,佔領運動應該是叫停的時候。或許有人認為,爭取公義不應屈服於強權,但是堅持硬撼,可能出現有生力量空間覆滅的局面。若暫時退避,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個道理,不難明白。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表示,汲取六四事件的教訓,進和退要想清楚和如何處理;如何退後,將來可以進,可進可退,需要智慧。他又說,爭取民主是長期戰,不是單靠一次佔中就行,認為今次運動已經做到公民覺醒的效果,是時候考慮退場機制。戴耀廷作這樣的思考,切合時宜,不過若要有機制才退,可能已經事過境遷,現在的情勢雖然並非佔中發起人可以主導,但是作為始作俑者,若佔中三子發出呼籲,叫停佔領運動,是向歷史負責的一步。


本文撰寫之時,旺角街頭暴力正在打得熱熾,特首梁振英發表電視講話,呼籲年輕人盡快離開旺角、廣東道和銅鑼灣佔據現場,以免受傷;另外,政府會對圍堵政府總部和特首辦堅決執法,一派大清場、大鎮壓的氣氛。本文與讀者見面時,期望示威者盡快退場的呼籲,或許已經明日黃花,因為香港或已歷經一場大變了。但願這個預測落空,香港在危疑詭譎中渡過了漫長的一夜,仍然未陷絕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