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應付加息 買騰訊阿里fb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29日 06:35
2014年09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阿里巴巴上市後,港股就好像沒有好過,最近港股每天都在大殺牛證,好像早前市况是大戶為阿里上市故意托上的,這個故事教訓我們不要盡信大行報告。在港股見頂前,就有大行將目標價上調至33,000點,我並不苟同,因為普遍的香港公司都沒有如阿里和騰訊(0700)的創富能力,不少公司其實只是靠資產累積,共創繁榮的就只有樓市,如後市要靠這些公司推動,目標就極其有限了。


大市虛怯 料第四季再回調

港股並非斯人獨憔悴,很多新興市場的跌幅也大,如巴西、土耳其和台灣等;另外,美元卻是長升長有,商品就像全無支持。人們開始就加息做準備,因為新興市場的市場深度較淺,下跌時就必定比成熟市場先。在香港看到資金持續撤退的情况很嚴重,早前就算美股出現報復式反彈,港股則僅能維持數小時,旋即復挫。市場現在的炒家通常都是趁高斬倉,低位根本沒人買,若有買盤也僅是冚淡倉的盤。


每天的下跌模式都是「低-高-低」,這樣可引誘一些新投機者進場,因為本地投資者多喜歡用高槓桿博反彈而不斷買牛證,炒家則不斷在大市中段出現的高位出貨。


從整個大勢看,新興市場是有問題的,現在炒加息,看得出大市虛怯,在美國也僅是在炒最強勢股。例如有一天道指大跌逾百點,fb卻創出新高,說明資金去了龍頭股,反映中細價股的RUSELL 2000指數今年極失色。現在全世界正在玩「強者愈強」,中小型企業很難在此市况下有突破,美國如此,香港就更差,只有靠樓市來支撐,但現在又預期將會加息,看來25,000點那個頂將很難再上破,展望第四季應會再下挫一段,最壞的打算是回到滬港通前的那個水平,即22,000點。


騰訊不懼加息 可趁低吸納

海外投資者如需投資中國消費股,只需買阿里和騰訊(0700)就可以,因為兩家公司的街貨甚多,要大量購入也沒問題。這兩公司和中國的消費概念是共榮共存,這比買其他公司好,換句話說,阿里巴巴有排擠其他中資股的作用。


現在騰訊處於弱勢,是因為阿里正在建倉階段,短線投資者都圍繞着阿里來炒而放棄騰訊。若兩者並非相剋,稍後待阿里建倉完成後,騰訊又會復升。在香港,騰訊是少有的不懼加息股,是趁低吸納的最佳目標。


我們應想想,如市場炒加息,應如何自處?有很多人就很簡單地把股份全數沽出,等加息後市况調整再入市。但問題是短線炒作是很難有紀律地再買入作長期持有,我認為香港有投資價值的公司並不多,中資股只有醫藥、環保、鐵路建設和水務這些有結構性增長的公司,金融和地產我覺得是很有問題。


香港地產股在加息下相信不會跌很多,因去年5至11月已預演了一次加息陰影,令高息股和息口敏感股重挫。今年初股債齊升,香港完全沒問題,領匯(0823)還創了新高,其實市場是預估加息步伐並不快,最近股市急瀉,主要原因是成交徘徊低位,若投資者需要作長線調撥,就需要較長的時間,變成有陰乾的感覺。最佳破解辦法就是找一些在息口上升時業務仍有增長的股票,例如美國的fb,在預期業務的突破和逐漸侵蝕GOOGLE的市場下,令其屢創新高。


市場能加息2厘至3厘,其實要整體經濟向好才有可能的事,這些結構良好的股票就更無所懼。香港卻沒有這樣的公司,上述較好的中資股類別,市值都不大,是不足以帶起整個市場的氣氛,頂多是出現「炒股不炒市」的情况。領匯和香港地產股雖不會大跌,也不會很易再創新高,變成了上落有限。


料地產股上落有限

內地的高增長股都偏向小型的,市場未必受落。資產型股並不適合加息潮流,現在內地樓市比香港還要差,因為內地開始相信樓價將不會再升,需求消失得很快。要消化庫存和高負債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內地的資產型公司將難以翻身。香港方面,只有少數仍有結構性增長的股票可選,作為投資者或基金經理,就應化繁為簡,到外國投資的逼切性是比以往為大的。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第二台節目《60分鐘新視野》逢周六早上11﹕00-12﹕00播出 ,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