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一時興起買材料「煮番餐」,總會買得太多,剩了一半食材擱在一旁。
雪櫃裏的香草不知何日再用,放幾天逐漸變黑;薯仔總被遺忘在果籃,每到發芽變綠才被發現。
豆漿往往煮過一回便懶下來,半包黃豆放在抽屜裏等待發霉。
跟家居種植導師Kit談談,才知道這些「孤兒仔」也可以擺脫發臭的命運,放進泥土,廚餘也得重生。
有些需經過消毒或催芽程序,有些簡單得只需插入泥土便是,幾個月後又是一條好漢。
留種,由家居開始。
九層塔
種植九層塔,需定時摘心,有助九層塔生長茂盛,當開花時就要剪掉,否則開花結子後就會凋謝。相反,如果是留種子,要待九層塔長出一串又一串的花,每一串花由下方開始成熟轉色,採種時,選擇一半老熟(啡色)和一半未熟(綠色)的花串,花串整枝老熟才採收,部分種子會掉落不見。
Kit種植心得
選較大粒種子種植,一次過撒下多粒,增加發芽機會。小苗長出後,只留下強壯的小苗,其餘的拔走。現在種植會很快開花,需勤加修剪,若待春夏季才播種,收葉時間較長。紫蘇、羅勒等植物,採種方法相同。
採收
剪下花串,倒吊(花托向上)曬乾,從老熟部分的花托中取下種子,或握着花串,在袋中用力揈出種子。
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無性阡插)
烹調剩下的新鮮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等,可以用無性阡插方式栽種。栽種前,將香草插在水中浸水約數小時至一天,視乎香草脫水及吸水程度,讓葉片吸飽水分,能增加生長機會。
Kit種植心得
迷迭香選擇半老枝或偏嫩的半老枝栽種,種植枝條約五至十厘米長,清除底葉,斜插或直插於泥土中。前者能讓每個枝節生根,長得快,後者只有一個枝節接觸泥土,但形態較美觀。迷迭香能獨立一枝成長,而百里香則須三數枝一起種植,剪走嫩枝部分,留下半老枝,直插在泥土中。
番茄
番茄多半是自株授粉(以同株植物的花粉讓雌蕊授粉),自然雜交率低,而且採種容易。
採種方法:切開番茄,用湯匙將果囊挖出,放在碟上發酵,此階段不要沾水,藉發酵過程,預防因種子造成的疾病,同時去除黏在種子上的物質。發酵時間在三至四天內,當看到種子出現霉菌,用篩子清洗後便可直接種植。若要儲存種子,清洗後須風乾,否則容易發霉。
Kit種植心得
番茄宜用大型花盆種植,在花盆固定枝柱。番茄分自封頂型和非自封頂型,自封頂型品種,待它開了第一串花,只保留那串花對落的第一個側枝,其餘全部剪掉,使養分集中在主柱,果實生長肥大,第一個側枝又會繼續生側枝,同樣是保留第一個側枝,其餘全部剪除,此時追肥,有助番茄生長。而非自封頂型,待花串生長四至六串,然後剪去頂芽,讓它保持在一定高度,只生側枝。
馬鈴薯
新薯體積細小,可整棵放在泥中;若是種植馬鈴薯,可將其分切,每部分有三個芽,馬鈴薯切口濕潤,須在陽光充沛的日子曬一天消毒,使切口乾身後才種植。
Kit種植心得
將泥土倒至花盆約三分之一的高度,馬鈴薯切口向下芽向上,栽種於中央,再覆蓋一層泥土,然後澆水。一個芽會長出複數的莖幹,如全部留下,根莖無法充分長大,因此,視乎花盆大小,留一至兩根較粗的莖幹即可,其餘都拔除掉,及後要定時補充泥土(俗稱上泥)及施肥。要注意的是,若馬鈴薯露出泥面,受到陽光照射的部分會變成綠色,並產生有毒成分,因此,要覆蓋充足泥土,勿使馬鈴薯露出泥面。種植時不宜澆水太多,待葉片枯萎之後,差不多就是採收的時間。
毛豆是黃豆
毛豆炒肉丁、啤酒煮花生毛豆、雪菜毛豆肉絲是美味菜餚,日本人則愛將毛豆用鹽水烚熟,現剝現吃。受歡迎的毛豆,種子是我們熟悉的黃豆,黃豆種出來的嫩豆是毛豆,毛豆老熟變成黃豆。市面上充斥基因改造黃豆,宜購買有機黃豆栽培。毛豆披着一層毛茸茸的豆莢,病蟲害不多。
Kit種植心得
種植時將黃豆放入泥中,培苗時切忌澆水太多,否則容易腐爛。黃豆是豆科類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功能,產生氮肥,所以除了苗期階段,生長一個月後便不用給太多氮肥,施磷鉀肥為主,但施肥量不宜多,否則葉大卻沒有花果。
毛豆宜種期為不太熱不太冷的轉季時段,如一至二月種最為適宜。嫩收食毛豆,豆莢完全老熟,便收黃豆。每一盆種一粒,如一次過種幾粒,能增加發芽機會,但當小苗成長後便要剪掉,只留下一棵種植,避免以拔出的方式清除小苗,傷害根系;或者可選擇用苗杯培苗,出苗後才定植。
毛豆作物只有約一呎高,適宜在家居種植,Kit對毛豆讚不絕口,「白烚毛豆已經很好吃,上海人會炮製毛豆百頁菜式」。
Kit留種心得
■種子消毒
準備一公升水和一茶匙白醋,用紗布包着種子,浸在稀釋的白醋中一秒便拿上來,重複動作三數次,然後將種子曬乾備用。曬乾時,宜用報紙或廚房紙墊底,曬乾至一定程度,用槌仔破開一兩棵種子,如種子乾脆,便可收起儲存。記錄儲存日期、品種等資料,放在陰涼乾爽位置,有需要可放防潮珠減低濕度。若放在雪櫃儲存,小心種子拿出來時受潮。
■種子催芽
種植前,用50℃的溫水浸種子二十至三十分鐘,有助種子催芽。
■留種秘訣
若自家種植及留種,選擇植物第二三個成熟的果實來留。
■十字花科植物(菜心白菜),可以留種,但要待開花結子的時間頗長,在豆莢變成啡色但還未破開時剪下,曬乾後取出種子。至於菊科植物(生菜、油麥菜),種子比十字花科的更細,一棵菜只有小量種子,留種不划算。
自製天然液肥
植物需要氮、磷、鉀和鈣等10多種生長要素,各具功能,例如氮肥是促進植物生長的重要元素、磷肥促進果實及側芽成長、鉀肥則促進開花結果。有機農田多會用花生麩、海藻肥、馬糞、雞糞等有機肥料,在家種植,其實可利用簡單材料製造天然氮、磷或鉀液肥,為農作物提供營養,相比一般固體肥,更快被植物吸收。
●氮肥
材料
大豆(黃豆或黑豆)(1份)、水(1份)
做法
將大豆浸一晚,煮熟並放在容器,加入同等分量的水,密封2至3周,稀釋100至500倍使用
功效
氮肥幫助枝葉生長,植物缺氮會令植株生長瘦弱,新葉小而黃
●磷肥
材料
骨頭(1份)、米醋(20份)
做法
骨頭浸在米醋中15天,稀釋1000倍使用,可做葉面肥噴灑
功效
在植物開花結果前後噴灑,促進開花結果和根系生長
●鈣肥
材料
蛋殼(6隻)、米醋(1公斤)
做法
將蛋殼浸在米醋中2天,稀釋1000倍使用
功效
醋能把蛋殼的鈣溶解,蛋殼鈣肥能改善植株於開花結果時出現枝葉長、花芽分化弱、果實生長緩慢和甜度低的問題
●鉀肥
材料
海帶(1両)、水(1公升)
做法
洗走海帶鹽分,剪成幼條,放入膠樽並注入1公升水。發酵1個月,稀釋10倍使用。海帶浸泡時間愈長,稀釋度要提高,每星期須開蓋排放發酵時產生的氣體
功效
幼苗期施用可預防苗枯病,在茄果類和根薯類的開花結果期施用,果實更香甜
資料來源:《農墟之友》9月號、《菜園裡的學問﹕有機園藝方法》
Kit Ng
家居種植導師Kit,種植逾20年,曾在家種植過百盆植物,於粉嶺鶴藪設立「自家田舍」小農場,依有機耕種模式,種植各式蔬果香草。
留種可訓練品種對環境的適應性,也可避免種子公司控制品種。
文 李佩雯
圖 陳淑安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