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永鈞﹕中印關係 難有突破長青網文章

2014年09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9月19日 06:35
2014年09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習近平抵印度進行國事訪問。中印兩國的傳媒對這次的訪問寄望甚殷。印度傳媒甚至捕風捉影地宣稱習近平此行將會帶來千億美元的投資。事後中方否認此事,卻足以表明印度對中國資金的渴求。


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着印度會對中國卑躬屈膝。領土爭議與及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場使中印兩國難以卸下對彼此的防範之心。同時,兩國相似的發展背景亦使兩國視對方為競爭對手。上述所提及的3個問題中,又以領土爭議最難解決。


視為競爭對手 領土爭議難解

事實上,自2010年印度拒絕承認中國所持的「一中政策」開始,雙方不和已有升級迹象。中國支持巴基斯坦雖使印度心感不快,但印巴關係的惡劣程度還比不上朝韓關係,而中巴關係的密切程度也比不上中朝關係。習近平為了跟韓國聯手抗日,不惜捨朝取韓。假若跟印度合作的政治利益大於巴基斯坦的話,中國捨巴取印亦非不可能。加上中國雖支持巴基斯坦,卻也不會為巴基斯坦的事向印度公然叫囂,只要中國做得不算過分,印度還是願意包容的。此外,中印兩國雖是競爭對手,雙方互補之處也甚多。如非兩國的領土之爭不能相讓,習莫二人或可締結出堪比習朴之交的友誼。


可是,正正就是因為領土之爭,兩國關係日趨緊張。印度除了公開表明拒絕「一中」立場外,更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部署,以及利用媒體宣揚中國軍民在中印邊境所表現的「橫蠻」。又在習近平訪印前夕,與越南簽署油田開發與及軍備採購信貸額協議。印度官方明知此舉有可能會惹起中方不快,卻依然為之,此舉顯然是有意的。目的是向中國表明印度並不怕得罪中國。


除非棄藏南 否則難成印伙伴

即使中國改變原先的外交立場,改為支持印度,甚至改變發展模式,亦不足以博取印度的歡心。中國只有放棄藏南領土,才有望成為印度的「伙伴」。但是兩國只有出現革命性變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把領土問題解決。因為藏南面積廣大,而本身也是戰略重地,包括國家主席在內,沒有人丟得起這大片土地。


由於日本跟印度之間既無歷史恩怨,亦無領土瓜葛,而且大家都視中國為共同敵人,因此兩國雖無領土接壤,卻依然能建立密切關係。至於中印兩國,在1960年代曾打了一場邊境戰爭,雖說不上是宿敵世仇,也算得上是有過節。要建立如日印般的密切關係,暫不可能。


當然,習近平這次訪印還是有積極正面的作用。起碼透過會談和投資,令印度明白到跟中國合作的好處,而不至於事事配合日本跟中國對着幹。然而,兩國卻因利益與及政治原因,注定無法成為真正的盟友。因此,習近平訪印之旅該給予正面的肯定,卻不宜過份高估此行可收之效。


作者簡介﹕自由撰稿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